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隋文帝

隋文帝

541—604

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公元581—604年在位。弘农郡华阴(今属陕西)人,小名那罗延。袭父杨忠爵为隋国公,仕北周。女为周宣帝皇后。大象二年(580),辅立静帝,以左大丞相总揽朝政。先后平定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起兵,进爵隋王。次年,废静帝自立,改国号隋。开皇七年(587)灭后梁。九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制,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收州郡自选僚佐权于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颁行《开皇律》。继续推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徭役,五十岁者并可“免役收庸”,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开凿广通渠(富民渠),增加漕运能力,兴修水利,推行“输籍法”,“大索貌阅”,整顿户籍。改革府兵制,使军士“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以期兵农合一。统治期间,国势强盛,府库充盈,经济繁荣,人丁大增。但迷信佛教,任人出家,大建寺塔。靡费财力,营建仁寿宫,役夫死者数万。晚年用法严峻,社会矛盾加剧。终被太子杨广杀死。卒葬太陵,谥文,庙号高祖。

隋文帝

猜你喜欢

  • 太史博士

    官名。北魏置,属太史令。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中、从七品下。二十三年职令未载。掌观测天文,推算历法等。

  • 谯纵

    ?—413晋巴西南充(今四川南部县)人。本郡著姓。性谨慎,颇得蜀人心。初为益州刺史毛璩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毛璩闻桓玄部将桓振攻陷江陵(今湖北荆州),使侯晖与之共东下讨伐。晖谋作乱,逼之为主,

  • 太子谏议大夫

    官名。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掌规谏太子,选用才学之士充任。

  • 品级

    官员等级。参见“品①”。

  • 吴炳

    ?—1647明末清初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可先,号石渠、粲花馆主人。万历进士。授蒲圻知县。崇祯中,累迁杭州府判、江西提学副使。明亡,任隆武政权兵部侍郎,督师汀州。兵败,流寓广东。南明永历时任兵部右

  • 龚鼎臣

    1010—1087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字辅之。景祐进士。历知州县。召入编校史馆书籍,擢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拜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在台谏多年,尝请汰滥官冗兵,禁奢靡,又累请皇太后还政于英

  • 淮阴县

    秦县。治今江苏淮阴市西南。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韩信为淮阴侯,后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魏、晋属广陵郡。东魏改为怀恩县,为淮阴郡治。北周改为寿张县。隋开皇三年(583)复为淮阴县,属楚州。大

  • 释褐试

    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唐时,科举及第者仅予出身。须再赴吏部试,中第后方能授官,脱去褐(布)衣,故称。

  • 邓实

    1877—?广东顺德人,字秋枚,以字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上海创办《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宣传排满和研究国学。辛亥革命后致力于收藏,鉴赏古今名人书画。编有《风雨楼丛书》等。

  • 石鼓书院

    宋著名书院之一。在荆湖南路衡州(今湖南衡阳)石鼓山。始建于唐李宽。宋至道间,赐“石鼓书院”敕额。景祐三年(1036),州县学兴,书院荒废。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知潭州潘峙因旧址复建,其后宋若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