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名。在唐河北道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州)东二里。贞观十一年(637)刺史李兴公开,引水注葛荣陂。
本周犬丘邑,秦置县。“秦欲废之,故曰废丘”(《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治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南佐一带。秦、汉之际,项羽封秦将章邯为雍王,都于此。汉王三年(前204)改为槐里县。
书名。清俞功懋撰。咸丰十一年(1861)俞氏在海盐为太平军所俘,受太平军录用任职,半年后逃逸,以所知太平天国虚实作是书。书中记太平天国之官制、壁画、鼓吹曲等制度,颇有参考价值。收入作者所著《碧城杂著》
①官署名。十六国后燕置,掌管少数民族事务。《资治通鉴·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十二月)壬辰,燕主(慕容)盛立燕台,统诸部杂夷。”②即“黄金台”。
官名。北宋端拱元年(988),改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八品。其后多出居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诤之职。明道元年(1032)置谏院后,非特旨供职者不预规谏之事。元丰改制,始专掌规谏讽谕,凡朝廷有阙失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属鸿胪寺。掌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
唐贞元十六年(800)置。因分自武宁县得名。治今江西修水县。属洪州。元大德八年(1304)移宁州治此。明洪武初州废,改县为宁县。
305—353东晋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思悛。江统子。因苏峻之乱,避地迁徙,隐而不仕。好学,儒玄并综,但以礼法为先。著有《通道崇检论》,认为君子立行,应依礼而动,若放达不羁,动违礼法,乃道之
①泛指各级官府之主管官员。《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②唐以后对科举考试中主考官之称呼。《新唐书·选举志》:“诸生拜,主司答拜;乃叙齿,谢恩,遂升阶。”
书名。明戴金编。五十卷。为明宪宗及孝宗时朝廷文书,是研究明中叶历史之原始资料。全书分八类,类下有“罪目”,载六部和都察院等衙门题本。首尾完整,大多不见于《明实录》及《会典》。书中讹字极多。仅存抄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