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海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为湛谋划复立废帝高殷以讨孝昭帝高演,计未行而演病死。湛继立,以为侍中、太子詹事。河清二年(563),被侍中和士开所谮,出为兖州刺史。后主时,以其后妻乃陆令萱之甥,复征入与侍中祖珽共执朝政。常以令萱密语告珽。及珽求领军将军,未许,珽以其所告报令萱,遂出为郑州刺史。齐亡,被杀。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为湛谋划复立废帝高殷以讨孝昭帝高演,计未行而演病死。湛继立,以为侍中、太子詹事。河清二年(563),被侍中和士开所谮,出为兖州刺史。后主时,以其后妻乃陆令萱之甥,复征入与侍中祖珽共执朝政。常以令萱密语告珽。及珽求领军将军,未许,珽以其所告报令萱,遂出为郑州刺史。齐亡,被杀。
见“廪生”。
后(後)朝代名。(1)见“北周”。(2)五代之一。广顺元年(951)郭威代后汉称帝,建国号周,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周。世宗柴荣时,击败北汉刘崇南侵,收复后蜀秦、凤、成、阶四州、淮南十四州和河北三
祭祀开国有功诸将相之庙。明洪武二年(1369),建于南京城内鸡笼山(今鸡鸣山)。序其封爵,死者作像祀,生者虚其位。徐达为首,依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等凡二十一人。每年四季孟月及年终
本汉日南郡治西卷(捲)县,地入林邑后名区粟。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一说在今灵江南高牢下村或顺化南香江南岸。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交州与林邑战,“初失区粟”(《水经·温水注》)。后
书目名。西汉刘歆编撰。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业,整理国家藏书,在刘向《别录》基础上编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因名《七略》。辑略为编辑凡例并总论各类图书源流。其余六略分类著录
?—649唐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隋末,率乡里少年数百人附李密,随徐世勣守黎阳。后归唐,封阳翟郡公,官宋州刺史。从攻王世充、窦建德,献策坚守武牢,屯军汜水以破敌,为李世民(太宗)采纳。历迁贝、赵、
五代时人。任南唐滁州刺史。著有《南唐烈祖开基志》。
散官名号。明洪武十年(1377)置,以授光禄司卿中庖人出身者。三十年改司为寺,官制仍旧。
一作狐父城。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曹参击秦将司马欣军砀东,破之,取狐父,即此。
书名。清张寿镛、宋文蔚等编。一百卷。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行。叙事上溯清朝开国,下迄光绪后期。辑录列朝“圣训”及臣工奏议、嘉道咸同四朝掌故、清末新政等。按纲分目,按目编年。分内外二编。内编记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