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溪州
古地名。①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所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为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于其地筑城,改名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境内有苗、土家等少数民族居住。
古地名。①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所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为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于其地筑城,改名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境内有苗、土家等少数民族居住。
简称“蒙古文化促进会”。1940年在延安成立。吴玉章任会长,林伯渠、李富春、阿拉腾札布为理事。主要任务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主张实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研究和介绍蒙古民族文化及革命事迹等。
见“真珠叶护可汗”(1819页)。
唐代回纥可敦(后妃)。第三代可汗※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之妻。仆固怀恩幼女。大历三年(768),光亲可敦卒,次年,被唐封为崇徽公主,适可汗为继室。唐遣侍郎李涵侍节册拜可敦,赐缯丝2万。
藏语音译,亦作“唐卡”。藏族绘画。原意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指为寺庙供奉而绘于布底上的壁画和卷轴画,内容以佛像、佛教故事为主,也有少数历史传说题材。一般中间为佛像,两旁为小佛像、菩萨、传承祖师像等,衬以
南诏与吐蕃战争。南诏王阁罗凤于唐天宝十一年(752)臣附于吐蕃。异牟寻时,因苦于吐蕃重税苛赋,夺其险地立城堡,又岁征兵以助镇防及所谓“三忍、四难忍”,谋击吐蕃。贞元十年(794),与唐使崔佐时盟于点苍
吐蕃古代氏族名。始见敦煌文献及碑文,然无具体记述。唯《德乌教法史》有具体载述,系指吐蕃王族直属的6个父系氏族,即:威严的洛及尼雅、尊贵的库与努、严肃的索与波。约形成于唐代,为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
刊物名。内蒙古自治政府秘书处编。1948年10月创刊,铅印,16开,不定期。刊载法规、政令及重要政治文件。内容分重要命令、民政、财经、农牧、教育、交通、卫生、公安、工商和任命录等栏目。1950年1月2
见“耶律濬”(1305页)。
见“库狄干”(1110页)。
见“五溪”(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