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夷

东夷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许慎《说文解字》也说,“”为“东方之人也”。实际上,这一划分并非十分严格,《孟子·梁惠王下》有“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后汉书》中有《西南夷传》,《宋史》也有《西南诸夷传》,即至宋代仍把西南方诸民族称为“”。它所包括的具体族国,因时间和朝代不同,指称的对象皆有变化和扩大。先秦时期,指居住今山东半岛和淮河中下游的莱夷、徐夷、淮夷等(有说徐夷、淮夷不属东夷,徐夷为诸夏之一)。因《礼记·明堂位》、《尔雅·释地》,言夏商周时期东方有“九夷”,后世史书往往以我国东北方或东方沿海的九种民族(或部落)来足“九夷”之数,《后汉书·东夷传·序》列举的古“九夷”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秦汉以后的东夷,是指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以及今日本国等地的族国,如《后汉书》、《三国志》、《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东夷传》中列举的族国虽不尽相同,但皆不出下列族国:夫余、挹娄、靺鞨、渤海、高句骊(高丽)、沃沮、、三韩、新罗、百济、倭(日本)、流鬼(在今堪察加半岛,一说为阿拉斯加半岛)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等《四裔考》中所举“东夷”,大体与上述相同。先秦的东夷,与华夏族(汉族)融合,《孟子·离娄下》有舜为“东夷之人也”;秦汉以后的东夷,变化复杂,详见有关条目。

猜你喜欢

  • 天顺

    元幼主天顺帝阿剌(速)吉八年号。1328年9至10月,仅2个月。

  • 端木绰

    清代书画家。字次刘,号云樵。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回族。嘉庆十五年(1801)举人。工画,尤擅山水。其精能评入逸品。又工书法,尤善行、楷。

  • 西丁零

    丁零之一部。三国时,游牧于今新疆西北额尔齐斯河及阿尔泰山、塔城一带。南接乌孙、车师,西南邻康居,史称西丁零。或谓西丁零为北丁零西迁者。有胜兵6万人,随水草而牧畜,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参见“丁零

  • 西阳蛮

    东晋南北朝时期西阳郡诸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汉称※江夏蛮。晋代其地属豫州,又称豫州蛮。多为※廪君蛮及※槃瓠蛮之后裔。北魏泰常八年(423),蛮王梅安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顺。

  • 蒲甘入侵金齿

    元至元十四年(1277),缅甸蒲甘王朝以干崖傣族“帮助”元朝为借口,命大将释多罗伯率军5万,战象800只、马万匹,大举入侵干崖(今盈江)、南甸(今梁河),并企图攻占腾越(今腾冲)、永昌(今保山),进袭

  • 格尔洛贝子旗

    见“和硕特北左翼旗”(1452页)。

  • 苏玉阿尔制度

    阿古柏侵占南疆时期实行的军事封建采邑制度。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在寺取南疆后,为换取浩罕亡命徒和本地投降派的支持,将各地城乡分别封给其军官和阿奇木伯克。各级阿奇木伯克及军官统治的地区即为他们的采邑,

  • 班第墨尔根卓哩克图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称满金台吉。孛儿只斤氏。※布延巴图尔鸿台吉第三子,※博硕克图济农弟。驻牧于黄河河套地区,坚持与明朝通贡互市,每岁入贡、赴市如约,未从其2兄侵扰明境。万历十二年(1

  • 完颜充

    ?—1149金宗室大臣。本名神士懑。女真族。完颜氏。太祖※完颜阿骨打长孙,辽王※完颜宗翰长子。熙宗(1135—1149在位)初,加光禄大夫。天眷(1138—1140)间,为汴京(今开封市)留守。皇统(

  • 四部医典

    吐蕃医学巨著。藏文称《居希》、意译为《四续》,又译为《医方四续》。唐代吐蕃医圣老玉妥·云丹贡布(729—853)撰。成书于8世纪末。作者自幼热爱医学,潜心钻研,一生遍历五台山、康定、珞域、察隅、羌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