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国

中山国

古国名。亦称鲜虞中山国。春秋末鲜虞人建。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即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一说鲜虞人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城中有山,曰中山,因以为国号。此为早期中山国。以鲜虞氏为主体,联合仇由氏和部分肥氏、鼓氏遗民组成的白狄国家,境内还居有众多的华夏族人。周敬王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前494—前490),应齐、卫之请,介入晋国内乱,派兵支援晋范氏和中行氏,攻取棘蒲(今河北赵县)。范氏、中行氏灭亡后,遭到晋赵鞅的反击。赵襄子(前475—前425)时,中人城等被赵将新稚穆子攻克。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二十年(前406),被魏文侯将乐羊击破,早期中山国灭亡。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李悝(李克)治理之,乐羊率重兵镇守,此为魏属中山国。约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鲜虞中山桓公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此为后期中山国。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配合齐、魏进攻赵国,决槐水围赵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败万乘之赵国,使“鄗几于不守”。四十六年(前323),中山君与韩、燕、赵、魏同称为王,史称“五国相王”,跻身于强国之列。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内乱,遣相邦(犹相国)司马赒率三军平燕内乱,占据燕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八年(前307),败赵武灵王,夺取鄗邑。十年,被赵武灵王击败,被迫献四邑请和。十九年(前296),被赵惠文王20万军攻破,灵寿失陷,国君逃入齐,赵另立尚(胜)为中山君。翌年被废,中山国灭。据文献和铭文记载,中山复国前后的君主世系先后为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尚(胜)。

猜你喜欢

  • 盅碗舞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一般由妇女独舞,通常是在节日宴会上即兴表演,在酒酣兴足时,头顶碗,双手执酒盅,敲起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即席翩翩起舞,击盅声与优美的扭肩、甩手动作,表现了欢快、喜悦、柔

  • 与敦

    见“预墩”(1962页)。

  • 蒲察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扑叉。来源于部名。居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境阿什河)、斡泯水(今吉林伊通县境额里敏河)、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境曷速河与益速河流域、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南海城、

  • 光兴

    汉(匈奴)刘聪年号。310—311年,凡2年。

  • 车臣汗旗寺

    喀尔喀蒙古车臣汗旗旗庙。位于车臣汗部温都尔汗地区。为西藏式建筑。有庙宇四座,房舍200处,白塔3座。常住喇嘛两千人。下分科设札仓,有:却伊拉札仓(神学)、曼巴札仓(医学)、珠尔海札仓(星相)及珠德札仓

  • 备指额驸

    清皇室实行满蒙联姻政策所形成的一种制度。清朝开国前即与蒙古贵族联姻,互为嫁娶,立国后,凡后妃常取蒙古贵族女,皇室公主、郡王多下嫁蒙古贵族。成为固定制度。备指额驸即此制度的具体规定之一。《理藩院则例》规

  • 仆固

    见“仆骨”(318页)。

  • 合思罕

    见“曷苏馆”(1652页)。

  • 大昭寺志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

  • 宁道务碑

    唐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道务的陶制墓碑。道务为岭南道钦州(治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人,※宁长真之孙,武周至唐玄宗时人,受封为钦州刺史。此碑刻于开元二十年(732),楷书汉字,33行,每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