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仇池

仇池

①地名。因山得名,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又名河池、百顷、氐池、仇夷、瞿堆。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上有平地,方20余里,田百顷,泉99源。可引泉灌田,煮土成盐。汉建安(196—220)中,略阳清水氐人杨腾徙居此地。晋元康六年(296),氐人杨茂搜自略阳还保仇池,建前仇池国。太宁(323—326)初,其子杨难敌南奔汉中,前赵刘曜置益州刺史镇仇池,既而难敌复取之。永和三年(347),晋置仇池郡,后又兼置北秦州。太和六年(371),前秦置南秦州,命杨统为刺史。太元十年(385),难敌曾孙杨定复据仇池,建后仇池国。宋元嘉十九年(442),宋取仇池。次年,为北魏所夺,亦置仇池郡,寻改为仇池镇。昇明元年(477),杨文度曾攻取仇池,未几为魏夺回。西魏时降郡为仇池县,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寻改为灵道县。 ②两晋十六国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名。自晋元康六年(296)杨茂搜建国至西魏废帝二年(553) (一说至北周大象二年,即580年),几经兴亡,延续250余年(一说为280余年),共历29主(一说为33主)。后世研究者以其兴亡和政治中心的迁移,分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疆域主要在今甘肃武都专区东南部、四川平武一带。盛时曾据有陕西汉中、安康、甘肃天水、秦安、四川梓橦等地。居民有氐、羌、汉等族。以农耕为主,兼营猎牧。

猜你喜欢

  • 忽儿海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异译忽鲁哈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尔哈卫。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十卫同时设立。后恼纳(又译早哈)、塔失叔侄争印,太宗以恼纳掌忽鲁哈卫,塔失掌弗提卫。据考治今黑龙

  • 季父族帐常衮司

    见“季父房”(1454页)。

  • 达兰达葩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答八思。位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一支流,和林(今哈尔和林)西。为太宗窝阔台汗驻夏之所,在此召集诸王百官聚会,颁布律令,商议帝位继承及征伐等军国大事。

  • 日拔也稽

    见“拔也稽部”(1364页)。

  • 封养种羌

    ※西羌的一支。与封何等羌为兄弟部落。原居湟水下游附近。元狩五年(前118),西汉开河西,在令居(今甘肃永登东南)屯田,触犯羌人利益。元鼎五年(前112),在先零羌的发动下,与牢姐羌解仇结盟,与匈奴通,

  •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与东晋的一次大战役。苻坚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取东晋,统一大江南北,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七月,调集90余万兵力,对晋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秦征南大将军苻融、

  • 师姑

    见“萧师姑”(1993页)。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宋代管理茶马交易的官署名。简称茶马司。专事经理收购茶叶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易换马匹。始置于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司制颇不固定,茶、马两司时分时合。崇宁四年(1105)后,始

  • 卫逊鄂拓克

    即“乌孙部”(334页)。

  • 顺义王

    明朝授予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的封号。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王、贡市协议,始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授予镀金王印,子孙世袭。俺答汗卒,长子辛爱黄台吉于万历十一年(1583)袭封。黄台吉卒,长子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