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儋耳

儋耳

①都名。汉元鼎六年(前111)平南越后置。治所在今海南岛儋县西北,领至来、九龙二县,辖境为今海南岛西部地区。始元五年(前82)并入朱崖郡。隋大业三年(607),一说大业六年(610),析朱崖郡地复置,治所在义伦。唐武德五年(622)改置儋州。 ②古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北荒有儋耳之国。郭璞注曰:“其人耳大,下儋垂于肩上”;《说文》言南方亦有瞻耳之国,《山海经·海内南经》也说象郡之外徼有离耳国,即儋耳。应劭注《汉书》曰:“儋耳者,种大耳,渠帅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

猜你喜欢

  • 苴咩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

  • 芭良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丰八年(1085)十月,西夏派遣使臣芭良嵬名济等,赴宋朝进助山陵马匹。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汉军火器营

    清代八旗汉军中兵种之一。始设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太宗皇太极命名为“乌真超哈(重兵)一旗”。因系由八旗※汉军枪营、※汉军炮营以及护炮的※藤牌营所组成,故名。

  • 里老

    参见“里”(1080页)。

  •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见“郎君行记”(1539页)。

  • 打洛土便委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雍正间(1723—1735),其先刀滥甲翁以功授土便委,隶勐阿。其后人刀庆华于1936年袭职,1945年,刀庆华死,弟刀庆良袭职。

  • 海全

    ?—1862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鄂嫩氏。世居博库尔沁前屯,隶布特哈镶黄旗。咸丰三年(1853),以骁骑校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赐号达春巴图鲁,官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阵

  • 勘合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

  • 那尼傲

    见“赫哲族”(2422页)。

  • 麦积山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上。山高140余米,因形如堆积的麦秸垛状,故名。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北魏、西魏、北周间大规模建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