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景安

元景安

?—577

北魏、东魏、北齐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拓跋什翼犍五世孙,大司农卿元永子。少工骑射,善于事人。初为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加宁远将军,转大丞相府长流参军。袭父爵为代郡公,加前将军、太中大夫。北魏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入关。东魏天平四年(537),东西魏战,临阵投降东魏。芒山之役,以功赐西华县男。北齐天宝初,别封兴势伯,带定襄县令,赐姓高氏。从征库莫奚、契丹、柔然。累迁兼七兵尚书,转都官尚书、七兵尚书,出为徐州刺史。天统四年(568),任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平三年(572),授行台尚书令,封历阳郡王。善于安抚、招慰豫州境内诸族,输租赋者达数万户。六年(575),拜领军大将军。承光元年(577),齐亡,入周,以大将军、义宁郡公讨稽胡,阵亡。

猜你喜欢

  • 万安国

    ?—476北魏大臣。代人。敦煌公万真孙,冯翊公万振子。少明敏、有姿貌,尚河南公主,拜驸马都尉。寻迁散骑常侍。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后,特受荣宠,常与同卧起,并获丰厚赏赐,超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承明元

  • 郝旦

    东汉初乌桓首领之一。为辽西乌桓大人。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率众922人(《三国志·乌桓传》注引《魏书》作9千余人)附汉,至京朝贡,献奴婢、牛马及弓、虎貂豹皮等物,受汉光武帝劳飨、厚赐,部分

  • 和姓

    旧时云南丽江纳西族平民姓氏。具有平民等级称谓的性质。洪武十五年(1382),丽江土知府木得(阿甲阿得)率众附明,钦赐木姓。从此统治集团中的世袭贵族便以木为姓。把被统治人民称为“和姓”,故有“四郡齐民一

  • 纳措译师

    吐蕃佛教后宏期译师。全名纳措粗陈杰哇。贡塘人。曾在印度学法。宋庆历二年(1042),奉吐蕃阿里王绛求约派遣,再赴印度迎请高僧阿底峡赴吐蕃传法,以振兴佛教。曾得到在印度学法的吐蕃译师贾尊珠僧格和印僧噶玛

  • 马蹄袖

    清代满族一种礼服袖口式样。流行于东北、北方满族地区。其制独特,袖口狭窄,呈斜线状,上长下短,盖手背处稍长,对着手心处稍短,因形似马蹄,故名。如以便服作礼服,则要另做马蹄袖,扣于袖内,俗称“龙吞口”,礼

  • 居延部

    见“白霫”(596页)。

  • 主隈部

    见“烛偎水部”(1929页)。

  • 比来粟

    见“比粟”(189页)。

  •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等地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或乡,大小不一,小的辖四五寨,大的10余寨。设㽘头一人,负责下达土司命令和各种粮款差役的摊派,并有权处理辖区内公共事务。由

  • 华台吉

    见“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19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