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什图

克什图

①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西喇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三年(1638),随军征明,至山东。勇敢击敌,论功授半个前程。寻升户部员外郎。七年(1642),考绩,加世职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从英亲王阿济格追击至庆都县,败之。加世职半个前程。卒,侄那木岱袭。 ②(?—1731)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福建。二十三年(1684),补骁骑校。二十五年,叙功授云骑尉世职。三十一年(1692),驻防江宁。三十四年(1695),授三等侍卫。三十六年升二等侍卫。三十八年(1699),补察哈尔游牧总管。四十年七月,因逃人私入围场,解职。十一月授三等侍卫。四十二年(1703),奉命出使准噶尔,以故革职。五十四年(1715),补蓝翎侍卫。五十五年,复出使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处,授二等侍卫,复云骑尉世职。五十九年(1720)五月,从靖宁将军富宁安征准噶尔,袭敌于伊勒布尔和硕,授副都统。六十年,驻屯吐鲁番,击退来犯准部军。雍正四年(1726),还京,授散秩大臣。五年正月,授护军统领,署镶黄旗蒙古都统。四月,升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奉命与俄罗斯定界。六年,总管北路军台。七年,加授骑都尉世职。九年,赴青海选兵防御准噶尔。

猜你喜欢

  • 普定穿洞旧石器文化遗址

    布依族地区考古遗迹。亦称普定人遗址。位于贵州普定穿洞口,故名。1978—1981年发现试掘,出土有古人类大颌骨及上颌骨残部、单个牙齿及碎骨片等。经鉴定属新人阶段的古人类遗骨,距今约五万年。同时出土有旧

  •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12宫1府,下皆设瓦里。滂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石烈(相当于“县”或“乡”)名“

  • 强巴都丹

    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商卓特巴,为其师萨玛第巴克什立传。五十六年(1791),授札萨克喇嘛印,经达赖喇嘛提名,被任命为噶伦,陪同清廷官员查抄羊八井沙玛尔巴红帽派寺院。五十

  • 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

    碑铭。清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清高宗弘历撰,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大都为四言韵文,间有长短句。记叙清军出师缘起、卫拉特蒙古各部相继内附及清廷分封众建意义。为研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政

  • 汉阳

    古县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分夜郎辖地中南部置。治所在今贵州赫章。秦亡,夜郎复据其地。西汉复置县,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威宁一带。向为夜郎民所居之地。其地今有苗、彝、回等民族居住。

  • 宁徽寺

    元朝官署名。掌明宗八不沙皇后宫事。文宗天历二年(1329)置。设寺卿六员,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二员。八不沙皇后卒,又掌脱忽思皇后宫事。

  • 实勒们卫

    见“失里绵卫”①(591页)、“失里木卫”(591页)。

  • 内务府千总

    官名。旗缺。清代守卫行宫的包衣官弁。康熙(1662—1722)间设,正六品,副职正七品,委署正八品。率府属兵丁看守行宫,由行宫总管分辖。东西北三路与热河一带各行宫,或设千总几十、兵丁数百(如热河行宫、

  • 齐苏勒

    1656—1729清朝大臣、水利专家。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字笃之。初由内务府主事调永定河分司。康熙四十二年(1703),奉旨修浚永定河。随康熙帝南巡阅河至淮安,奉命修造挑水坝数座,如期竣工。回京后,

  • 归真总义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张中(约1584—1670)撰。亦名《以麻呢解》,又名《以麻呢穆直默勒启蒙浅说》。本书是根据印度伊斯兰学者阿世格在南京所讲“以麻尼”(或译为“以玛尼”),又将自己之见闻与之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