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人诸姓
或称内姓。鲜卑始祖拓跋力微时(220—277)或其前后,外部落诸姓内入者。拓跋部在战胜或兼并外部落之后,外部诸族就可能成为内姓,即其部落集团新成员。据《魏书·官氏志》载,内入诸姓有75姓(一说68姓)。其族属甚为混杂,其中贺赖氏、独孤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属于匈奴族姓;乞伏氏、解枇氏、奇斤氏、贺拔氏、屋引氏、俟利伐氏,属于丁零、高车族姓;阿伏干氏、叱吕氏、尔绵氏属于柔然族姓;乌桓氏、薄奚氏、莫舆氏、素黎氏、吐谷浑氏、匹娄氏、吐伏卢氏、莫那娄氏、素和氏属于乌桓及东部鲜卑族姓,其他还有不少属于东西方诸族之姓。随着拓跋氏势力扩大,四方诸姓不断向内姓转化,而内姓也逐渐分化,形成※勋臣八姓,与宗室关系日益加深,这既增强了拓跋部实力,促使其从部落集团向国家过渡,也削弱了氏族组织,使地域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分土定居,始同为编民。
附内入诸姓(七十五姓)表
原姓氏 | 后改姓氏 | 原姓氏 | 后改姓氏 |
丘穆陵 步六孤 贺 赖 独孤氏 贺 楼 勿 (万) 忸于 是 连 仆 兰 若 干 拔列 (兰) 拨略 (拔略) 若口引 叱 罗 贺 葛 是 贲 普陋茹 阿伏于 (干) 可地延 乞 扶 阿单 (可单) 俟几 (侯几) 贺 儿 吐 奚 出连氏 庾 贺 拔 | 穆 陆 贺 刘 楼 于 连 仆 苟 梁 略 (苏) 寇 罗 葛 封 茹 阿 延 扶 单 几 儿 古 毕 庾 何 | 阿鹿桓 他骆拔 薄 奚 乌 丸 素 和 吐谷浑 胡古口引(古引) 贺 若 谷 浑 匹 娄 俟力伐 吐伏卢 牒 云 是 云 叱 利 副 吕 那 如 罗 沓 卢 嗢石兰 解 (枇) 奇 斤 须 卜 丘 林 大莫干 尔 绵 | 鹿 骆 薄 桓 和 吐谷浑 侯 贺 若 浑 娄 鲍 卢 云 是 利 副 那 如 沓 石 解 奇 卜 林 郃 绵 |
叱 吕 | 吕 | ||
莫那娄 奚斗卢 | 莫 索 卢 | 盖 楼 素 黎 | 盖 黎 |
猜你喜欢
班珠尔
?—175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姓博尔济吉特。西藏※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之子,阿睦尔撒纳胞兄。自幼滞居准噶尔,驻牧塔尔巴哈台一带。乾隆十五年(1750),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被杀,偕阿睦尔撒纳、达瓦
康朗
参见“督”(2356页)。
陇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太宗窝阔台曾孙火郎撒始受封。其子忽鲁歹,孙忻都察先后袭封。
专诸
?—前515亦称设诸。吴国勇士。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人。吴王寿梦有四子,临终前遗言,日后王位兄弟相传。寿梦死后,其子诸樊、余祭、余昧相继为王,余昧卒,弟季札不受,遂以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见“郎君行记”(1539页)。
尤勒巴尔斯汗
见“尧乐巴斯汗”(755页)。
满洲实录
书名。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
贡布欧珠喇布旦
?—179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俗称公多仁班智达。藏族。乾隆四年(1739,一作五年)承袭其兄噶锡鼐·那穆扎尔色卜腾之辅国公爵,妻郡王颇罗鼐之女德丹卓玛。十二年(1747),奉七世达赖喇嘛命赴黑河迎
石武
晋代休屠胡(屠各胡)首领。又作石虎。原为休屠王。元帝永昌元年(322),以桑城(今甘肃狄道南)降前赵刘曜,被封为都督秦州陇上杂夷诸军事、平西大将军、秦州刺史、酒泉王。次年,以晋将陈安攻赵将刘贡于南安(
端罩
清代满汉官员礼服之一。为皇帝及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及一、二、三等侍卫所专用的一种皮服。起源较早,《满文老档·太祖朝》中已有记载。形式类似补服,无领、平袖、对襟,皮毛朝外,衣长至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