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刀安仁

刀安仁

1872—1913

清末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又名郗安仁,字沛生。云南盈江县人。傣族。云南腾越干崖宣抚使※刀盈廷之子。光绪十七年(1891),承袭土司职。曾受父命率土兵屯守边陲,多次与入侵英军战斗。受革命思潮影响,立志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走富国强兵之路。三十一年(1905),赴印度考察。曾邀请兴中会会员秦力山协助在干崖开办军国民学堂。次年,偕数名傣族青年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和日人宫崎滔天等革命党人建立关系,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初回国,以兴办实业为掩护,开展反清活动。同年,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同盟会员杨振鸿、居觉生(居正)、黄子和等先后至滇西活动,与其结合,以土司衙门为据点,发动附近土司,串连会党,操练队伍。与本地同盟会会员张文光、刘辅国等联合,建立腾越自治同志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以《革命方略》为指导,于1911年9月6日在腾越发动起义,建立滇西国民军都督府,任第二都督。旋遭云南都督府一些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向民国政府诬告,被逮捕入狱,囚禁近一年。后为孙中山等营救出狱。任陆军部谘议。1913年病逝于北京。著有傣文叙事长诗《游历记》等。

猜你喜欢

  • 用业

    藏语音译,意为“管家”。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的称谓。一般每部落有1僧或2僧1俗担任,分掌头人与寺庙的财产。多由大头人和寺庙上层的亲属充任,具有经济实力,忠于头人、寺庙者,经大头人或更本

  • 元禧

    ?—501北魏宗室。字思永,或作永寿。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等六州诸军事。诏以廷尉卿李

  • 遂成

    71—165高句骊国第七世王。太祖大王※宫同母弟。汉本初元年(146),太祖大王年满百岁,以年老禅让其即位,时年76。其人勇壮而威严,少仁慈。即位后,相继杀右辅高福章、太祖大王元子莫勤,莫勤弟莫德惧而

  • 乌什卡

    见“奥德玛发”(2254页)。

  • 段永

    502—569西魏、北周官员。字永宾。鲜卑段氏,先世辽西(一说辽东)石城人。晋幽州刺史※段匹䃅之后。曾祖段愄为北魏黄龙镇将,遂迁至高陆河阳(今陕西高陵县)。魏正光(520—525)末,六

  • 萧英

    见“萧特末”(1998页)。

  • 双城总管府

    元政区名。蒙古汗国宪宗八年(1258)设。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城(即高丽和州)。蒙古兵进入朝鲜半岛后,高丽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于是年以和州及其以北地附蒙古,蒙古乃置该府于和州统辖其民。元至正

  • 采桑之役

    春秋时期晋国和白狄之间的战争。春秋初,白狄居牧于陕北和晋西北一带,晋献公为“启土”,以武力驱逐狄人。周惠王二十四年(前653),晋将里克率兵侵入狄地采桑(今山西吉县),击败狄师,狄人被迫退走。因狄人势

  • 火阿真伯姬

    见“火臣别吉”(394页)。

  • 把总

    旧时低级军官名。始设于明代,为千总下一级武官(千总以上为总兵)。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三大营,均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由千总或把总统领。秩正七品。次把总一级者称外委把总,简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