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匈奴

匈奴

古族名。又称“”。殷周鬼方、猃狁之后。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扰边地,3国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为蒙恬所败,失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及王庭头曼城(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北徙。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乘中原楚汉相争之隙,东并东胡,西破月氏,南降楼烦、白羊,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势力渐强,拥兵三十万,控制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国家。立庭于中部,与汉代郡、云中郡相对。在单于下置左右贤王(屠耆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执政务,以24个万骑长掌军。其族以单于之姓挛鞮氏为最尊,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亦为名族,常与单于联姻。汉高祖七年(前200),大败汉军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困高祖于城东北白登山,迫汉结和亲之约。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初期,又相继灭月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26族,势益盛,不断扰汉边。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元狩二年(前121)、四年,连续为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失河南地,自是,漠南无单于王庭。宣帝本始三年(前71),又遭丁零、乌桓、乌孙及汉军四面攻击,死伤数万,族众饿毙者达十分之三,畜产失十分之五,势衰。继而统治集团内讧,于五凤元年(前57)出现※呼韩邪、※屠耆、※呼揭、※车犁、※乌藉5单于纷立和混战局面。继而又出现呼韩邪与※郅支单于争战之势。甘露二年(前52),呼韩邪附汉,与汉保持和好关系达60余年。新朝王莽奉行歧视和压制政策,擅改“匈奴”名为“恭奴”,更“单于”为“善于”,欲分其地为15国,分而治之,使和好关系破裂。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2部,南下附汉者称※南匈奴,留居漠北者称※北匈奴。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公元89—91年),北匈奴屡为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余众10余万落为鲜卑所并。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朝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部众被分为5部,散居于兹氏、祁县、蒲子、新兴、大陵5县,不复为统一势力。两晋十六国时期,其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兴起,先后建“汉—※前赵”(304—329)、※“北凉”(397—460)、※“”(407—431)等国。这些政权灭亡后,余众逐渐与当地各族相融合。原以游牧、狩猎为业,盛产名马,逐水草迁徙,居无常处,无城廓、耕田之业,以穹庐为舍,食肉酪,衣皮革。秦汉以后,在与中原长期交往过程中,渐习农业,种黍稷,有积粟,治楼以藏谷,开始凿井筑城。手工业能制弓矢、刀铤、轒辒(车辆)、服匿(陶缶)。在边地与汉人通关市,交易额一次多达牛马万余头。有语言,无文字,曾习用过汉字。其俗岁有※三龙祠,于正月、五月、九月祭天地、鬼神、先祖。人死有棺椁,无封树丧服。(表见下页)

猜你喜欢

  • 广西省经济概况

    广西地方经济专著。1册5章。近人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撰。内容记述作者1933年秋前往广西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内分总论、农业、工业、金融、对外贸易等五部分,记广西各县(市)的地势、气候、土壤、田亩、农

  • 噶达克商埠

    西藏噶达克地方开设之通商市场。光绪三十二年(1906)根据英侵略军胁迫西藏地方政府订立之非法《中英西藏条约》开设,暂不收税,英商民于此享有与亚东同样特权。此年,英派他克齐为驻噶达克委员,清朝派毛秉科充

  • 开荒地税

    藏语“萨洛波玛”或“萨伯波玛”的意译。因开荒地多是在原有耕地边沿扩垦,又称开边地。原西藏地方政府曾规定,开生荒三年以内不征税。逾期,如属官府领地,每年得交粮产量的十分之一作地租,藏语称为“萨达久苏尔”

  • 城郭诸国

    指西域各城邑之邦。《汉书·西域传》:乌孙“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汉书西域传补注》认为此“诸国”指姑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温宿(今新疆乌什)、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据《汉书·西

  • 承安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完颜璟年号。1196—1200,凡5年。

  • 清真指南

    书名。清初回族学者※马注撰。10卷,康熙二十二年(1683)成书。作者一生专攻伊斯兰教典籍,以其研究所得,撰成此书。全书由译、著两部分组成,著作主要是有关宗教哲理、教义、民俗方面的论述。涉及面广,论究

  • 翁吉剌

    即“弘吉剌”(644页)。

  • 德保马隘戏

    见“壮戏”(887页)。

  • 胡都

    见“纳都”(1267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喇克河接车臣汗旗界,西至喀喇诺尔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喀喇莽鼐接车臣汗旗界,北至昭莫多接本部中后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硕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