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周

北周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鲜卑宇文氏(其先为匈奴苗裔)所建,也称宇文周。西魏期间大冢宰宇文泰擅政。恭帝三年(556),泰子※宇文觉袭父职,任太师、大冢宰,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十二月,被封为周公。旋迫恭帝禅位,遂代西魏。次年正月,即天王位,建国号为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北周。孝闵帝觉、明帝※宇文毓相继为权臣晋国公宇文护废弑。武帝※宇文邕于武成二年(560)即位后,广开言路,兼听纳谏,延揽人才,笼络汉族世家,加强中央集权。于天和七年(572)杀护亲政,进行改革,尊儒毁佛,以儒家为正宗,尊儒学为官学,搜集儒家经典,广求儒士,宣扬儒家“王道”、“德政”,以实现大一统;扩充府兵来源,增强军队战斗力,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对外北与突厥和亲,南和陈朝通好,进兵北齐。建德六年(577),灭北齐,统一北方,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广大地区,与南朝陈对峙。统一度量衡,制定《刑书要简》,力行均田制,释奴为良,加强了国力。末年曾南攻陈,北伐突厥,是北周最盛时期。宣政元年(578)宣帝※宇文赟即位后,因嗜酒淫乐,不恤政事,嫉贤妒能,肆杀忠良,宠用奸佞,大兴土木,奢建宫殿,加重徭役、刑罚,人心离散,国势趋衰。静帝※宇文衍(后改名阐)即位后,以年幼,军政大权为大丞相隋王杨坚把持。大定元年(581),被杨坚废弑,遂为隋所代。共历5帝,凡25年。附帝系表:

猜你喜欢

  • 探朗召曼纳

    傣语音译。系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领主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依次分为“纳先竜”(大十万田级)“纳闷竜”(大万田级)、“纳怀朗”(百田级)、“纳扫竜”(大

  • 魁星楼

    壮族地区革命遗址。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乡所在地。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高约4丈,形为角塔式楼房,红檐绿瓦,檐棱飞龙舞凤雕刻,内分四层,沿梯盘旋而上顶层,可远眺数里内外。原供祀魁星神像,故

  • 也松格碑

    蒙文古碑。又称《成吉思汗石》、《移相哥勒石》。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弟哈撒儿次子也松格立。是迄今已知刊有最古老蒙古文文献,对研究蒙古族历史、语言文字有极大价值的稀有文物。石高202厘米,宽74厘米,厚2

  • 桑吉益格巴

    唐代吐蕃官名。藏文写作“gsanggi yi ge pa”,意为“机要文书”、“机密书记”。此职见于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伯字1089号卷子,其职有大、中、小之分。

  • 开木楚克

    ?—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阿尔占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奇塔特达什、纳木札勒、齐旺朋楚克车凌等弟子投清。三十五年(1696),随清军征准

  • 柳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洛桑格登主巴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掌办商上事务阿旺楚臣奏,准其与达赖喇嘛共居一处,并办理达赖喇嘛琐事。恃势肆行舞弊,占人田地,缺亏达赖喇嘛商上财物,克扣

  • 萧公弼

    见“萧辅道”(1998页)。

  • 兀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汉籍又译作“五路”。清文献译作“兀鲁特”、“吴鲁忒”、“鄂罗郭特”等。源于蒙元时期的※“兀鲁兀惕”(又作“兀鲁吾”、“吾鲁兀”等),为元代“五投下”之一。游牧于大兴安岭以东,明初为好

  • 桂海志续

    书名。广西桂林山水志。1卷。明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浙江临海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桂林山水及各洞。卷前有《自序》,自称为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续篇,故名。书中分别记述独秀山、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