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宰相府

北宰相府

见“宰相府”(1949页)。

猜你喜欢

  • 焚椒录

    野史书名。辽※王鼎撰。1卷。书成于大安五年(1089)三月。鼎仕辽,官至观书殿学士。因怨辽道宗“不知己”,坐罪,于大安(1085—1094)初被流放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之东的青托罗盖古城

  • 威州龙蒲暴动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 把兔儿

    见“卜言把都儿”(21页)。

  • 亦屯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屯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所设亦东河卫均作伊屯或伊屯河卫。

  • 章咂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章匝族、占咂族。史载其地居塞外,西接下隆卜,东邻革咂族,当在今青海玉树境。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廷,属西宁卫。永乐十七年(1419),派人入朝贡马,获赐钞、币。洪熙元年(1

  • 翁毕克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意译为“米卜”。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巫师取净水一碗,精选颗粒饱满整齐的若干粒大米,边念咒,边投入水中,一般以米粒全部下沉,且排列整齐为吉利。如米粒出现断裂,象征着

  • 伽益綝论

    唐代吐蕃官名。即《唐蕃会盟碑》(长庆三年,823年立)中所载藏文“bkavi phrinblon”之意译,音译做“伽益綝论”。会盟碑以汉文“给事中”译称,即所谓“承旨官”。

  • 徒单克宁

    ?—1191金大臣。本名习显。女真族。徒单氏。汾阳军节度使况者之子,左丞相※完颜希尹之甥。其先金源县(治今辽宁朝阳县西北喀喇沁)人,后徙居比古土之地,后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今山东掖县)。善骑射,有

  • 图斯哈林宝得

    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临时摊派征收的一种赋税。“图斯哈林”蒙古语音译,意为“摊派”,“宝得”意为“大牲畜”。一般按宝得的额定数征收,由封建主根据其需要确定,不固定时间和次数,按户摊派、索取。这种摊派

  • 五水蛮

    东晋南北朝至宋代豫州西阳郡境内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五水地区诸少数民族的总称。以五水为名,故称。亦泛称豫州蛮或※西阳蛮。相传为古代廪君蛮之后裔。汉代称※江夏蛮。分布在今鄂东及皖西南的大别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