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京

南京

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而有异。我国少数民族建号南京的有: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建,以地在渤海国南境,故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但有在该道新昌附近、咸镜北道镜城、我国吉林珲春县等多说。渤海亡后废。 ②辽五京之一。会同元年(938)升幽州建号,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宣武区一带。辽初置之南京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设于天显三年(928),因辽太宗下诏将东丹国(原渤海国)民南迁,将东丹王城迁置东平郡(郡治故址即今辽阳市老城区),郡地时位辽境之南,便升东平郡为南京。10年后,辽得幽蓟16州地,境域扩大,原南京已在辽境东,改名东京;幽州在辽境南,升为南京。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为西京后,南京为辽五京之一。辽南京道治所设此。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幽都府(开泰元年改称析津府)。时城方圆36里,8门。金初复燕京之称,贞元元年(1153)改称中都。 ③金五京之一。贞元元年建,故址即今河南开封市。金初曾将平州(治今河北卢龙县)建号南京。天辅七年(1123)金太祖按与北宋所订协议,将所取辽燕京(即南京)6州地予宋,因以平州为南京。天会三年(1125),金太宗复取燕京,次年废平州南京称号,仍称平州,时金兵正南进,未再定南京之地。皇统二年(1142),金宋和议成,划淮河中流为界,海陵王在贞元元年迁都燕京时,遂改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为南京。金南京路治所设此。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开封府。贞祐二年(1214),金避蒙古军兵锋,迁都于此。此外,我国历史上建号南京的还有:唐至德二年(757)以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市)曾为唐玄宗避安禄山之乱驻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废京号;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因宋太祖在周末曾为宋州(后升为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县)节度使,建号南京,金亡北宋后,南宋高宗于南京即位,即此;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即位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建号南京(以欲定都北宋都城开封,故名,后一度改称京师),清初废京号,但仍习称南京,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定都于此,又正式定名南京,相沿至今。

猜你喜欢

  • 完颜襄

    1140—1202金皇族、大臣。本名唵。女真族。完颜氏。金昭祖石鲁曾孙(一作五世孙),参知政事阿鲁带之子。幼有志,善骑射,多勇略,才武过人。年18袭世爵。大定元年(1161),从左副元帅完颜谋衍镇压契

  • 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见“岭北等处行中书省”(1396页)。

  • 蛮蜑

    见“蜑”(2257页)。

  • 塔儿忽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出自该部之合答安答勒都儿罕等兄弟五人曾参与铁木真(成吉思汗)创业活动,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合答安受封为千户那颜。其部众逐渐融合于蒙古共同体中。

  • 李从厚

    914—934五代后唐皇帝。933—934年在位。沙佗人(一说其先世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于晋阳(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小字菩萨奴。天成元年(926),授金紫光禄大夫、检

  • 清朝续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书名。清末刘锦藻撰。400卷。1921年成书。所记上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下讫宣统三年(1911)。共分30考,其中26考同于《续文献通考》和《清朝文献通考》,余为根据清

  • 阿阑豁阿

    传说中蒙古尼伦诸部女祖先。又译阿兰果火、阿抡郭斡。“阿阑”为名,“豁阿”为蒙古语“美丽”之意。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火里秃麻部人。首领豁里刺儿台蔑儿干之女。原居阿里黑兀孙(今勒拿河上游)地

  • 吉慈尼

    见“伽色尼”(1098页)。

  • 邓宓

    西汉越人地方官员。番禺南越人。为人刚直,有谋略。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被交趾剌史罗宏举为都尉。不久迁任南海郡丞。后擢日南太守。从政期间,除弊兴利,厚生惠民,“民夷怀之”。卒后葬于马鞍山后。

  • 属珊军详稳司

    见“属珊军”(2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