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卓语

卡卓语

又名嘎卓语,我国云南自称卡卓的蒙古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通海县新蒙乡的若干自然村落。使用人口6400左右。以新蒙乡白阁村的卡卓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音分清不送气和清送气,有舌尖前、舌面两套音。有唇齿音,无复辅音。有9个单元音,7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韵尾。有7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手段较贫乏。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表复数时用在名词后加复数量词构成,有表示阴、阳的词尾。量词很丰富,可直接加在名词后起定指、类别和量的作用。量词和数词结合使用时,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多数,无格范畴,也无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xα33构成。动词用声调交替表示自动与使动的区别,也有少数用辅音送气不送气表示自动与使动的。较普遍的用法是在动词前用加虚化动词表示使动。动词可以重叠,重叠表示疑问。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再加助词ni33表示程度加深。形容词作谓语时重叠表示疑问,与动词相类似。结构助词有加在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后面的不同形式。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有少量多音节的单纯词和双音节的叠音词。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一般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支配结构、表述结构、补充结构等。派生词不丰富,加词头、词尾构成。词汇中有较多汉语借词,但未发现有蒙古语的底层。

猜你喜欢

  • 蜂筑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 博孝昌

    新疆锡伯族进步知识分子。新疆锡伯营(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早年留学俄国,接受资产阶级思想。回国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影响,于1913年同萨喇春等共同发起组织进步文化团体“尚学会”,

  • 平越府

    府名。明置。古为黎峨里。元为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卫,十七年(1384),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置府,属贵州。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领州一:黄平;县四:

  • 喀鲁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巡视卡伦的人”。管理在卡伦供差的维吾尔族农民。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

  • 府江右江诸僮列传

    广西壮族农民起义记略。1篇。明瞿九思(字睿夫,湖北黄梅人,汉族)撰。府江,指从桂林到平乐的一段漓江水域;右江,非今左、右江的右江,而是指红水河—黔江水域,皆壮族聚居区(有的地区分布有瑶族),故曰“诸僮

  • 元廓

    ?—557西魏皇帝。554—556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文皇帝※元宝炬第四子。大统十四年(548),封齐王。废帝三年(554)正月,权相字文泰废其兄元钦,拥他为帝,大权为泰独揽。恭帝三年(556

  • 吴丹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吉荪第五子。顺治十八年(1661),随征东将军季什哈征山东于七,取胜。康熙四年(1665),从征湖广茅麓山反清武装。十四年(1675),从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札征察哈尔

  • 于军

    ?—前135故匈奴王。一作子军,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率众归附汉朝,封安陵侯,赐食邑1550户(一作1517户)。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病死。

  • 驻粤八旗志

    书名。清广州驻防将军长善主纂。光绪元年(1875)始修,五年初刊,十年续修。25卷(包括卷首)。分敕谕、建置、经政、职官、选举、人物、杂记7个部分,附满城图、水陆战操图等70余幅。记载自康熙十九年(1

  • 乌默客

    ?—1709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父死,袭汗号。时准噶尔部噶尔丹掠喀尔喀,随叔父纳木扎勒台吉归清,从众10万余户,受命驻牧于乌珠穆沁诸部界。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