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厓山之战

厓山之战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1276),宋帝赵㬎正式上表投降,元军入临安(今杭州)。宋帝赵㬎以及全太后等被虏北去。宋益王赵昰(9岁)、广王赵昺(6岁)由宰相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辅佐,沿海南逃福州。同年五月,赵昰于福州即位,改元景炎,以图抗元复宋。九月,元军分道进攻闽、广。从十一月起,陈宜中、张世杰等被迫奉赵昰入海南逃,流亡于泉州、广州等地,处境窘迫。景炎三年(1278),赵昰死于��洲(今广东硇洲岛)。赵昺继位,改元祥兴。六月,移驻海中厓山(今广东新会南)。翌年初,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厓山。张世杰联结战船千余作水砦,军民奋战,数退元军。后因元军增加,封锁海口,宋军腹背受敌,阵地终被突破。陆秀夫抱幼帝赵昺投海死,张世杰突围,集合溃军以图再举,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是灭亡。

猜你喜欢

  • 朵郎吉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刺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 弓月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元年(650),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称沙钵罗可汗,攻庭州,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次年,唐以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行军大总管,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率秦、成、岐、雍府兵

  • 即“湖邪尸逐侯鞮单于”(2277页)。

  • 汉克塔布

    “汉”即汉文之简称;“克塔布”,乃阿拉伯语“经典”、“典籍”之意。为用汉文书写的经典,即伊斯兰教汉文经典著作之总称。因明清之际,回族人大部分已不能阅读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一些伊斯兰学者遂用

  • 褚孔格

    见“祝孔革”(1769页)。

  • 阿哈达

    清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初任佐领。康熙十三年(1674),从征叛藩吴三桂,由陕西进军四川,至朝天关,同前锋统领穆占败石存礼军。十四年,败吴之茂、王屏藩等四路来犯之军。十七年(1678),论功授拜他拉布

  • 义先

    见“耶律义先”(1306页)。

  • 四捷军

    契丹军名。契丹在与宋战中,所获归降者分置二部,一为四捷军,一为归圣军。《辽史·百官志》载有四捷军都指挥使司,属南面军官职。

  • 陆米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六米。原为村寨所处地名,渐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云县、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始元

    ①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10—913年,凡4年。②西汉昭帝年号。前86—前81年,凡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