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姊妹饭

吃姊妹饭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年对歌、踩鼓、吹笙、斗牛、赛马、斗鸟等活动。对歌过程中遇有中意者可赠送1包或1篮子彩色糯米饭,在其中放入某种标记作为暗示,若藏松针叶,示意意中人用绣花针或丝线回赠;篮边挂竹钩,示意用伞回谢;若将两钩相互钩着,示意可多交往;藏有香椿芽则表示愿意成婚;若藏辣椒或蒜,则示意断交。大多数苗族地区保留这种遗风,内容形式略有不同。近代,女子出嫁,寨中姊妹也可在一起吃姊妹饭,饮酒唱歌,表示依依不舍之情。

猜你喜欢

  • 拽剌

    ①契丹语。亦作“曳剌”、“夜剌”;《武林旧事》记为“爷老”;唐代史籍译作“曳落河(何)”(多一尾音);清代改译为“伊喇(注音“伊喇河”)”。其意:(1)健儿,或壮士。《新唐书·安禄山传》:“曳落河者,

  • 大钦茂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 萨冈彻辰洪台吉

    见“萨囊彻辰洪台吉”(2015页)。

  • 高州蛮

    古族名。宋代溪峒地区少数民族。高州原名珍州,其地包括今贵州道真、正安等地。宋初首领田景迁内附,拜珍州刺史。开宝元年(968),以郡多火灾,改名高州,始有其族称。八年(975),田景迁卒,以其子衙内都指

  • 长孙肥

    ?—408北魏大臣。代人。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代王拓跋什翼犍时,年13,选为内侍。后从拓跋珪投奔独孤及贺兰部,常侍左右。登国(386—396)初,为大将,从征匈奴独孤部刘显及库莫奚、贺兰部,俱有

  • 温肃州

    即“温宿”(2281页)。

  • 保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保安,旧称保安回。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些县和青海省循化县。有人口12212(1990年)。操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

  • 沙剌

    撒拉族史称。参见“撒拉族”(2493页)。

  • 赍发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 契丹小字

    见“契丹文字”(1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