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美丹巴尼玛

吉美丹巴尼玛

1816—1861

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47任堪布。藏族。道光元年(1821),被迎至拉卜楞寺坐床,由贡塘·嘉贝样授沙弥戒。八年(1828),入经院。20岁从嘉木样受具足戒。次年参加立宗辩论。十九年(1839),赴西藏,经热振寺抵拉萨。谒见掌办商上事务阿旺扎木巴勒粗勒齐木、赤钦·坚贝楚程、达擦济龙第穆呼图克图。拜持律堪布贡如·洛哲丹巴为经师。二十年(1840),朝拜噶丹寺、丹萨替寺、桑耶寺、扎什伦布寺等寺院。聆听班禅大师长寿灌顶和受具足戒。次年入哲蚌寺学习。参加十一世达赖喇嘛坐床。二十三年(1843),获噶仁巴学位。次年,返回拉卜楞寺。二十八年(1848)参加迎接清朝敕封嘉木样三世封诰印信仪式。次年,应巴林王邀请,赴阿拉善旗,向该地各寺院讲经说法。咸丰元年(1851),经热河赴北京朝觐。二年,朝拜五台山。四年(1854),任大会堂堪布,并遵照嘉木样教令整顿拉卜楞寺清规、制定寺规。五年(1855),辞拉卜楞寺堪布,受委负责大拉让政教事务。

猜你喜欢

  • 结美其美

    藏语音译,简称“其美”,意“不生不死”。西藏※三大领主在占有草场与不完全地占有牧奴人身的条件下,以超经济强制手段在牧区实行的一种畜租剥削形式。他们以老弱畜或以茶叶、货币等折合牲畜,强迫其牧奴放牧,按牲

  • 萌古

    即“蒙古”(2323页)。

  • 石重乂

    919—93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字宏理。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第三子(一作次子或侄男)。好儒书,颇知兵法。天福元年(936)

  • 悦大坚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悦大坚领部而得名。原居于龙马苑(似在今甘肃鄣县西40里龙马山一带)。东晋义熙五年(409),悦大坚率众5千归附西秦乞伏乾归。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 贡萨

    亦称“古姆萨”。景颇语音译,意为“旧制度”,即山官制度。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以山官为首管辖一个或数个村寨。辖区之间不分统属,辖区内由山官各自为政,没有专门立法和执法机构,利用传统的习惯

  • 多尔衮

    1612—1650又称“九王”、阿玛王等。清初政治家。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15岁时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以少年为后金军统帅,参与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从皇太极征蒙古察哈尔部

  • 瑚尔哈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 董本优

    瑶语音译。部分瑶族自称。他称“大板瑶”。分布在云南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广西西林、那坡、防城和湖南新田、宜章等地。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 李陵台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李陵台遗址在今正蓝旗西南的黑城子,南接察罕脑儿站,北接桓州站。距上都约100余里。来往官员、使臣必在此过夜。元人黄溍

  • 文济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元统二年(1334),世祖子脱欢次子蛮子始受封。其子不花帖木儿(又作帖木儿不花)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