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呕里僧

呕里僧

见“耶律察割”(1323页)。

猜你喜欢

  • 袁国祚

    清代刻书家。又名袁二,字景初。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约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经商为业,曾在湖北汉口开裕兴帽店,承继祖、父之志,业余以刊刻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为己任。乾隆四十三年(17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和硕特西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青海王旗。雍正三年(1725)置。多罗贝勒朋素克旺札勒受封札萨克,掌旗务。下设8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今布哈河)南岸。东至北末

  • 高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驸马始封。其子帖睦尔普化、篯吉、太平奴以及月鲁帖木儿及其子桑哥等先后袭封。

  • 豆卢永恩

    505或515—562西魏、北周将领。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为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柔玄镇将豆卢苌(一作长)之子,楚国公※豆卢宁弟。少有识度。初随兄事侯莫陈悦,后附宇文泰,

  • 牂牁郡

    见“牂柯郡”(1960页)。

  • 乌昆神鲁部

    金代北边诸部族之一。金朝曾在此设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1192),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 耶律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巴牙喇甲喇章京

    满语音译。官名。后金天聪八年至清顺治十七年(1634—1660)管理巴牙喇营事务的武官。《清会典事例·护军统领》载:“国初设巴牙喇营,统以巴牙喇纛额真,佐以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改巴牙喇甲喇额真为此

  • 三讨军

    又作左射军。五代时石敬瑭之军队。石敬瑭少寡言笑,读兵法,善骑射,在唐亡,梁、晋交战中,初露头角。深受代州刺史李嗣源(后唐明宗)赏识,招为婿。后从李存勖(后唐庄宗)及李嗣源征战,所率亲骑,号“三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