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啰理

和啰理

?—1707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作和罗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第四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长子。原驻牧于准噶尔。噶尔丹攻杀鄂齐尔图车臣汗后,被迫率众避居甘肃大草滩。后侦噶尔丹谋夺青海,恐殃及自身,由双井避入内地,为驻甘州清将张勇逐出,徙牧额济纳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弱水)。嗣因其甥准噶尔部之罕都,偕属额尔德尼和硕齐潜入漠南蒙古,掠乌拉特部达理台吉等人畜;其弟土谢图罗卜藏劫宁夏及茂明安诸部,受清廷诘责。康熙二十一年(1682),偕弟土谢图罗卜藏遣使纳贡,请赦免扰边罪,求于宁夏互市。旋又恳请赐敕印,钤部众。清廷令与族侄鄂齐尔图孙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聚合一处。二十五(1686)春,率众780人朝清。二十七年(1688),以噶尔丹引兵进攻喀尔喀,请出兵助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未获准。三十年(1691),以噶尔丹兵迫近阿拉善,受命内徙。继因属众掠喀尔喀游牧,清廷谕令移归化城。不从命。获悉清护军至,率众奔遁。寻悔悟,携众2千余徙牧额济纳河明安雅玛图。后受命仍居阿拉善。三十五年(1696),清军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后,督兵千余驻阿尔泰。三十六年,被授为札萨克,封多罗贝勒。为阿拉善额鲁特旗祖。

猜你喜欢

  • 盐难水

    古水名。即今浑江。始见于汉代,明称婆猪江,清曰佟家江(一作通佳江),亦曰通吉雅吉。今鸭绿江支流。发源于今吉林省浑江市北部哈尔雅范山(旧作临江县磬儿岭下),西南流,水流多曲折,然后东南流入鸭绿江。长44

  • 蒙古历法

    蒙古族所行的纪年法。蒙古族最早行自然历法,以草青一度为一岁,见月圆而为一月,若草青迟迟,则知是年有闰月。至12世纪末期,开始采用十二生肖纪年法,称“鼠儿年”、“牛儿年”等。及蒙古汗国建立,采用干支纪年

  • 橐离

    东北古国名、古族名。一作索离、稿离、橐离。来源史无明载,一说是东夫余被高句骊灭后北逃的一支。所指和所在无定论,一说当即北夫余,或其先世,地在今嫩江以东,东流松花江以北的呼嫩平原,中心地在乌裕河流域;二

  • 德理镇

    古地名。为渤海诸城之一。是渤海通往黑水靺鞨的交通要冲。故址皆认为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有具体指为县治西南之马大屯),旧有说在镜泊湖附近的德林沃赫。

  • 竺昙摩罗刹

    晋代佛教译经师。一称竺法护。先世月氏人。本姓支。世居敦煌郡。8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遂改姓竺。天性明敏,操行精苦,笃志好学,博览六经,游心七籍。晋武帝(265—290年在位)时,随师至西域,游

  • 老庄

    亦称“老根子”。旧时迁徙他乡的东乡族或另辟新村的“阿恩德”(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落和宗亲组织)分支对原居村庄的称谓。由于相距远、年代久,分支出去的各村寨之间来往渐疏,辈份难辨,便互称“阿哈”或

  • 捏古思

    即“赤那思”(1012页)。

  • 固穆

    ①(?—1643)后金清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天聪七年(1633),朝后金,献驼马。八年二月复遣弟桑噶尔斋朝后金,甲胄雕鞍、弓矢。七月从征明,入上方堡,由宣府攻朔州。崇德元年(1

  • 大钦茂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 陶格

    见“咪曼”(1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