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刺䚟

哈刺䚟

1237—1307

元朝将领。又译哈刺带、哈刺歹、合刺带。哈刺鲁氏。管军万户八合之子。初随军攻宋汉水重镇襄阳、樊城,以水军镇抚从丞相伯颜南下。至元十二年(1275),随阿术攻宋,战焦山。与招讨王世强统水军5千,战船百艘,连破江阴、许浦、金山、上海、崇明、金浦等地,获战船300余艘,戍澉浦。十三年,任招讨副使,追击宋将张世杰舟师,驻守定海,连退宋军,进蒙古汉军招讨使,招降温州。十四年,任沿海经略使,兼副都元帅,镇守沿海。进沿海招讨使,招降广州,从攻张世杰。十五年,进沿海左副都元帅、庆元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十八年,擢辅国上将军、都元帅,从右丞范文虎征日本,遇飓风,丧师而还。二十三年,赐号“拔都儿”(勇士)。后历任沿海上万户府达鲁花赤、浙东宣慰使、中书左丞。大德五年(1301),迁云南行省右丞,与左丞刘深征八百媳妇国,兵败,罢职。卒于汝州,追封巩国公,谥武惠。

猜你喜欢

  • 萨赖尔

    见“萨喇尔”(2008页)。

  • 窝集后卫

    见“兀者后卫”(1111页)。

  • 刀盈廷

    1856—1906清末云南干崖土司。傣族。受封干崖宣抚使,任内,以英军屡侵中国边境,受清廷命数派兵筹粮,保卫境土,均尽防御之责。遣长子刀安仁率土兵驻守边防,与英军作战。中英会勘滇缅边界时,奉命随中国查

  • 蒙汉分治

    清后期统治蒙古的一种政策、措施。清政府原在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汉民前往耕种定居,后因蒙古王公私自招流民开垦,既成事实,至晚期复因实行“新政”,大量放垦,汉民留居蒙地者日多,乃在汉民集中地区,割旗

  • 托河路协领公署

    见“托河路”(752页)。

  • 尼伦

    蒙古语音译,又译为尼鲁温,意为“腰”。蒙古之一支,故亦称“尼鲁温蒙古”。据《史集》记载,源出额儿古涅昆两始祖的蒙古部落西迁后,分为两大支:一是都儿鲁斤蒙古,指一般的蒙古人;另一即尼伦蒙古,指阿阑豁阿(

  • 文武仁圣昭孝皇帝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源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姓氏之一。鲜卑秃发氏一支。为南凉国君秃发傉檀后裔。南凉嘉平七年(414),凉王秃发傉檀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子秃发贺等投依北魏,以才智见称,为魏帝拓跋嗣所器重,历封西平侯、西平公。因

  • 王居起

    ?—1232南宋时琼山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人。黎族。不堪地方封建官府压迫,于绍定四年(1231)在琼山聚众起义,自号“南王”,邻近村峒黎人闻风趋附。率义军相继袭击临高、澄迈、文昌等县,进而大举围

  • 准噶尔官制

    清代准噶尔职官制度。有兀鲁思和鄂拓克两级。汗或大台吉(珲台吉)为准噶尔最高统治者,管辖准噶尔全境。下分四卫拉特,各有首领雄据,以其首领为大台吉。四卫拉特以绰罗斯为宗主,其大台吉称汗王、余小台吉俱为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