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少甫

哈少甫

1856—1935

近代金石书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名麐,字少夫,别署观津。江苏南京人。回族。幼家贫,弃学经商,自学金石书画鉴别之术,在上海经营古董,遍游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各地,广交文人雅士,与艺苑名流吴昌硕、何诗孙、王一亭等在上海创设题襟馆书画社。数十年中,收藏精萃文物极丰,曾以佳品宋赵“忠毅公铁砚”、苏东坡“铁如意”等,参加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二等奖章和民国政府工商部金质奖章。宣统元年(1909)与回民同仁蒋星阶、金子云、马子卿等创办新型穆斯林社团“上海清真董事会”,集中管理四坊清真寺。集资创办“上海公立清真两等小学”。后支持清真商团参加辛亥革命,为光复上海贡献力量。1929年与伍特公、达浦生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回教公会”,变卖珍藏文物兴办“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敦化小学。资助有志青年出国深造。赞助《古兰经》的翻译,捐资重修松江清真寺和穿心街清真寺。一生热心社会慈善事业,从1913年起,先后被聘为上海、江苏、河南、山东、湖南、陕西、东北等地的各种救济会和义账会董事或副会长。1932年领导上海回民护教斗争时人誉其有四好:好善、好学、好友、好古。工书画,尤善画松石,朴雅有致。著有《宝铁斋书画》5卷和《东游记》1卷。

猜你喜欢

  • 披袍仡佬

    古族名。又称披袍革老。以穿着贯首披袍而得名。族称始见于清代。分布在贵州镇宁、平远(今织金县)、水城、施秉、黎平等地。男女皆穿短衣,外披一袍,方而阔,无领,无袖,洞其中,以首贯之,前短后长。妇女以青线扎

  • 傅赖塔

    ?—1694清朝大臣。一作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康熙初,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迁侍读,擢御史。二十五年(1686),授陕西布政使,历迁副都御史、工部侍郎。二十七年,调吏部侍郎。赴云南察勘提

  • 迈达里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

  • 撒鸾

    见“耶律雅里”(1321页)。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宋代管理茶马交易的官署名。简称茶马司。专事经理收购茶叶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易换马匹。始置于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司制颇不固定,茶、马两司时分时合。崇宁四年(1105)后,始

  • 福绵

    ?—1831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瓜尔佳氏。乾隆六十年(1795),由官学生考取内阁中书。历官军机章京、侍读、公中佐领。嘉庆十四年(1809),官广西右江道。二十年(1815),兼署柳州府,以任内

  • 鸣沙县

    ①北周以敦煌县改名。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隋大业初改名敦煌县。 ②隋开皇十九年(599)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州,并为环州治所。武德二年(619),于此县置西会州,贞观六年(632),更置环州,

  • 西京计司

    契丹地方官署名。一记为转运使。掌管西京道(治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财政。此计司不同于中原之计省,不主全国财政,《辽史·百官志》称:“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上京称盐铁、中京称度支、东京称户部、南京称

  • 索诺木伊斯扎布

    ?—171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子。因与札萨克图汗成衮不睦,失其父济农号。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由和硕托辉归附清朝,居归化城(今内蒙

  • 剪发革僚

    见“打牙仡佬”(431页)、“仡佬族”(5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