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番

哈番

清代官名。亦作哈方或哈峰。满语音译,意为“官员”,多用于中下级官吏。如“额者库”意为“主持事务的人”,“额者库哈番”即“主持事务的官员”。顺治元年(1644),改额者库汉名为“主事”,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之下。又如“他赤哈哈番”即“学官”,国子监博士的满文即系此名。清太宗皇太极时,各机构主事之下,笔帖式哈番之上,多有此官,职掌章奏文移事宜。清朝统治全国后,笔帖式前冠六、七、八品及无顶戴等字样,以示等级之差。再如“法一旦尼哈番”即“仪仗官”,汉名典仪,王府之官。贝勒府之司仪长,仍作“法一旦大”,仅冠以“贝勒之”字样,以示区别。另外,清世职中有“精奇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达哈哈番”、“拜他喇布勒哈番”、“拖沙剌哈番”等等。清太宗时,世职与官名本多相同。顺治四年(1647)始与分开,世职成为毫无实务的空衔。乾隆元年(1736)定民爵世职时,精奇尼哈番为“子爵”之“子”,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之“男”,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

猜你喜欢

  • 贺拔胜

    ?—544北魏、西魏大臣。字破胡。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祖贺拔尔逗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鲜卑人。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驰射,有胆略。正光(520-525)末,与

  • 敌烈详稳司

    见“敌烈部”(1882页)。

  • 俟利伐

    见“俟利发”(1690页)。

  • 彭显英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字朝杰。土家族。天顺六年(1462),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调其所属土兵征都掌“蛮”。六年(1470),右都御史项忠征调永顺宣慰司所

  • 和卓传

    书名。维吾尔文。清代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穆罕默德·萨迪克·喀什噶尔作。成书于1768—1769年。记事始于阿帕克和卓攫取叶尔羌汗国政权,迄于博罗尼都夺取天山南路6城。书中对阿帕克和卓与噶尔丹勾结,俘伊斯玛

  • 阿寅勒

    蒙古语音译,意为“营”。古代蒙古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游牧方式。该家庭只包括二、三代人,通常由一家成员及若干帐幕与幌车组成单独营地进行游牧。随着游牧经济的发展,牲畜数量的增长,个体家单独活动能力的加

  • 中共绥远省委

    抗日战争时期,绥远地区党的领导机关。为适应绥远敌占区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全面领导绥远工作,1938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中确定在大同至包头铁路沿线和大青山后直至后套一带建立绥远省

  • 策凌蒙克

    见“车凌蒙克”(280页)。

  • 依兰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地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治所在依兰喀喇,即今依兰市。辖域东界密山府,西邻方正县,南连宁安府,北接桦川县。古为肃慎氏地。汉、晋为挹娄地。唐为渤海地。辽为

  • 乌兰固木

    见“乌兰古木”(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