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
古族名。即“回纥”(780页)。
古族名。即“回纥”(780页)。
藏语音译。意为“一三四六”,表示藏历十三饶迥第四十六年铸造。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其正、背图案与※“九松西阿”相同。因掺铜过多,日久生弊,及西藏地方不产铜,从内地运入道路艰难,乾隆五十七年(1792
1852—1921清末大臣。内务府满洲正黄旗人。姓索勒豁金氏。字伯轩。光绪元年(1875)举人,累官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等。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奉命留
即“经世大典”(1555页)。
?—1163西辽国主。1151—1163年在位。契丹族。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子。大石卒于康国十年(1143),时年幼,由母感天皇后称制主国事。咸清七年(1150),母卒后即位,翌年,改元“绍兴”。在位
见“明里也赤哥”(1407页)。
明代蒙古官名。枢密知院的简称。沿用元代枢密院职官。《元史·百官二》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置知院一员”,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其后人数增至6—7员。一些行省亦设行枢密院,如岭北行枢密
见“耶律唐古”(1318页)。
唐代西域国名。有大、小勃律之分,大勃律或称“布露”,东邻吐蕃,地处今拉达克西南,与克什米尔交界,西与小勃律接;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藏语称“勃律”为“祝夏”,对音即勃律。曾为吐蕃属国。万岁通天
宋时壮族地区重镇。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平马镇。隶邕州,领右江黄峒地州、县、峒62所。上通自杞、罗殿、大理诸古国,下连邕州、广州,为宋朝西南边疆政治、经济、军事要地。设有提举峒丁、寨官、寨丁以控右江流域土
西夏译汉文儒家经典。译自陈祥道注本,译者不详。为残本,蝴蝶装,页面25.3×17.2厘米,面8行,行17—18字,共47面。为第三、第六、第八、第十各一部分,分别相当于汉文本第五、第十一、第十五、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