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唐天宝战士冢

大唐天宝战士冢

唐代在南诏阵亡将士合葬墓。俗称“万人冢”。地点在龙尾城(后称下关,今大理市治)龙尾河(今西洱河)南岸,即今下关天宝街南侧、黑龙桥南端。原冢高约3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0米,四周围以长条大青石,“大唐天宝战士之冢”等大石碑立于冢上。天宝十年(南诏阁罗凤四年,751)和十三年(阁罗凤赞普钟三年,754),唐玄宗先后命鲜于仲通、李宓两次出击南诏,鲜于仲通大败而归,李宓全军覆没,两次阵亡将士近20万。※《南诏德化碑》载,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败衄,元帅沉江”。南诏收将士尸骨,“祭而葬之,以存恩旧”,表示南诏与唐朝重归于好的愿望。近代存“万人冢”、“千人堆”两处合葬墓。唐白居易诗《新丰折臂翁》亦称之为“万人冢”。明云南总兵邓子龙在该处刻碑曰:“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惟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为世人传诵。后辟为“天宝公园”,重修墓冢,供人凭吊。

猜你喜欢

  • 乌格德勒库

    见“阿鲁台”(1217页)。

  • 赛喀纳

    ?—1688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布赛氏。初任典仪。顺治十四年(1657),授二等侍卫,擢一等侍卫。康熙九年(1670),授护军参领。十四年(1675),随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扎征察哈尔布尔尼,领兵率

  • 书麟

    ?—180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W。高佳氏。大学士高晋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銮仪卫整仪尉。三十六年(1771),授西安副都统。因大金川索诺木(莎罗奔孙)诱杀革木什扎土司官,侵占其地,小金川僧

  • 外蒙古库伦台站道

    清代蒙古地区台站道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军向外蒙古进军后,为适应军事上之需要而逐步设置。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南部台站,起克鲁伦河中游渡口迄赛尔乌苏。从塔拉多伦台开始,经过搜吉、苏鲁海、毕

  • 吾亦可

    见“畏可”(1656页)。

  • 通典

    书名。中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唐杜佑撰。200卷。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始撰,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成书。此书以事类为中心,分《食货》、 《选举》、 《职官》、 《礼》、《乐》、《

  • 根敦朱巴

    1391—1474又作根敦朱、根敦主,即一世达赖喇嘛,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宗喀巴四虚空弟子之一。藏族。后藏萨迦附近霞堆人,贡布多吉第三子。家贫,自幼随父母牧羊。明永乐三年(1405) 15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完颜合周

    金大臣。一名永锡。女真族。姓完颜氏。贞祐二年(1214),为元帅左监军。三年,领中山、真定、保、涿等兵救援中都(今北京),未至,为蒙古军所败,被削除官爵。四年,任御史大夫,权尚书右丞,总兵陕西,驻兵渑

  • 延平

    后燕慕容麟年号。397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