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王院

大王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名。为北、南大王院的统称。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各部置※夷离堇,《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会同初,改为大王。”※耶律阿保机以核心部落迭剌部夷离堇之职称帝开国。建国后,以迭剌部强大难制,为去其势,天显元年(922),析之为二:※五院部和※六院部。至辽太宗会同元年(938),改其部夷离堇为大王。中央为之设北、南大王院。《百官志》载:“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其职责为“分掌部族军民之政。”设职有:北(南)大王、知北(南)院大王事、北(南)院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其下还分置北(南)院都统军司,掌北(南)院从军之政令,设职有:北(南)院统军使、北(南)院副统军使、北(南)院统军都监;北(南)院详稳司,掌北(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设职有:北(南)院详稳、北(南)院都监、北(南)院将军、北(南)院小将军;北(南)院都部署司,掌北(南)院部族军民之事,设职有:北(南)院都部署、北(南)院副都部署。

猜你喜欢

  • 双溪醉隐集

    书名。元耶律铸(1221—1285)撰。6卷。铸,义州(今辽宁义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少聪敏、工骑射,曾从蒙哥汗征蜀,屡立功,后在忽必烈朝任中书右丞相等职。治材颇类其父,文章亦具有父风。

  • 里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厘族、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凤庆、永胜、华坪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哈木济尔噶

    见“随丁”(2135页)。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陈汤

    东汉零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参见“羊孙”(889页)。

  • 蒋州

    见“奖州”(1763页)。

  • 赵元铭

    ?—1904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养心子,※赵坛养子。光绪十六年(1890),父病卒,暂署理土司事务。二十年(1894),正式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二十一年,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民再度起义反抗清朝统

  • 至正造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

  • 乙弗朗

    西魏大臣,字通照,吐谷浑族。先世原居东部,世为部落大人,后徙代郡,居上乐。少有侠气,善骑射。北魏孝明帝(515—528在位)时,为避乱,徙居并(治今山西太原)、肆(治今山西忻县西北)地区。附于尔朱荣,

  • 益麻党征

    ?—约1170宋代河湟吐蕃首领。清代译作尼玛丹怎。※唃厮啰疏族※溪巴温子、青唐主※陇拶弟。靖康二年(1127),宋廷遣使至河湟觅唃厮啰血统封立,以其素为国人信服,受宋命措置表、俄罗斯境内分部表、北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