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嘎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期”等狩猎季节出远猎时组合,以便相互照顾。届时,“乌力楞”(地域公社)内的猎手自愿结合,组成三四人或五六人不等的若干“安嘎”出猎。狩猎结束,自行解散;下次出猎,再行组织。内选※“塔坦达”(狩猎长)、※“乌纠鲁达”(狩猎长副手)、※“吐阿钦”(炊事员。如猎手家属随往,各自开伙,不另设“吐阿钦”。若只去一个妇女,她必为“吐阿钦”)各一,“塔但达”领导狩猎和主持分配,“乌纠鲁达”协助“塔坦达”管理组内生活等,“吐阿钦”负责打柴做饭,兼管马匹。出猎所用马匹、枪支、弹药、猎刀、粮食、盐、筷子和皮被等,由猎手自备。猎获物按出猎前商定的方式分配,一般由同猎者平均分配(兽肉在“乌力楞”内按户平均分配),有的地区已出现马匹参与计股分配现象。

猜你喜欢

  • 塞北纪行

    书名。一作《边堠纪行》,简称《纪行》。张德辉撰。1卷。作者为真定史天泽幕僚,贵由汗二年(1247)应忽必烈之邀赴漠北,归后录其沿途亲身见闻,撰成此书。记大漠南北蒙古人风俗人情甚详。西方学者较重视此书的

  • 谟八里克沙

    见“木八剌沙”(258页)。

  • 强巴都丹

    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商卓特巴,为其师萨玛第巴克什立传。五十六年(1791),授札萨克喇嘛印,经达赖喇嘛提名,被任命为噶伦,陪同清廷官员查抄羊八井沙玛尔巴红帽派寺院。五十

  • 贡桑珠尔默特

    ?—1876清代蒙古族王公。阿拉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囊都布苏咙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受命袭父爵。咸丰二年(1852),以铁完库里和卓等窜扰天山南路卡伦,偕内外札萨克汗、

  • 北魏平文皇帝

    见“拓跋郁律”(1360页)。

  • 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

    见“乌罗府” (334页)。

  • 万俟受洛干

    即“万俟洛”(104页)。

  • 莫与俦

    1762—1841清代教育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犹人,一字杰夫,又字寿民。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散馆出知四川盐源,以丁忧去职。自嘉庆十四年(1809)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

  • 和罗噶路

    即金胡里改路。清文献改用此名。并认为,和罗噶(胡里改)非瑚里哈河(牡丹江),应是今乌苏里江。

  • 召龙帕萨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统治者※召片领的内务总管。主持司署内部一切日常事务,统领各级大小内官和仆役。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