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多政教史

安多政教史

藏文书名。全称《详论安多地区(多麦)佛教发展史海》,又简称《史海》。扎贡晓仲衮却丹巴若杰(1801—?)撰。成书于1865年(一说1833年,增补于1849及1969年)。作者甘南夏河人。5岁被确认为扎贡巴活佛,6岁出家,后在拉卜楞寺学经,又两赴西藏,先后从师30余人。一生学经苦读,尤重宗教史学,受《汉、藏、蒙、土佛教史》著者阿莽班哲达衮却坚赞大师影响甚大,此书即是在其鼓励下,先后披阅近600篇史书,又加亲身游历所见,用13年时间撰成。是前所罕见的一部记载甘、青、川藏区政教史的专著。木刻版900页,原版旧存夏河县阿木去乎寺,后被军阀马步芳所毁。此书分河湟地区、拉卜楞地区及甘南川北地区等三区叙述,主要记载这些地区从吐蕃时的嘎玛洛等部落如何发展成今日藏族,特别着重黄教政教历史人物(包括河南蒙古部落)在此区的政教史迹。每人每事均有所本,并加考证,内容丰富,所据史料,有些今已罕见,可补汉文史料之不足。书中对此地萨迦、宁玛、噶举及本教其他教派历史人物及史实虽所述不多,有的仅略加提及,但多属点睛之笔。此书还较多地记载了此区历史上与中央政权的密切关系,更属珍贵。为藏学界所广泛引用。1982年甘肃据拉卜楞寺版出版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青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以服装尚青而得名。操苗语之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川南、云南等地。居平远(今贵州织金)者又称箐苗。详见“苗族”(1335页)。

  • 呼图克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再来之人”或“圣人”、“长寿者”。用于享有活佛高位和尊号之人。源于藏语“朱必古”(化身)。清廷对西藏、蒙古地区佛教上层大活佛的封号。凡受封者均载入理藩院册籍。乾隆以后,呼图克图转世须

  • 绍兴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年号。约1151—1163年,凡13年。

  • 石古乃

    ①即“完颜习古迺”(1164页)。②即“完颜仲”(1143页)。

  • 杀鹅锥

    契丹民族猎杀鹅、鸭的一种用具。或曰杀鸭锥。契丹善猎,每逢春季,皇帝尤喜以※海东青猎捕鹅、鸭为乐。届时,侍者着墨绿色衣于湖泊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使鹅受惊飞起,皇帝亲

  • 耶律弘古

    ?—1043辽代大臣。名又记作洪古。字胡笃堇,又作胡覩衮。契丹族。为辽太祖阿保机伯父※耶律岩木之后,枢密使耶律化哥弟。圣宗时入仕,累迁顺义军节度使,入为北面林牙,掌文翰。太平元年(1021),加同政事

  • 完颜宗义

    ?—1150金大臣。本名孛吉,亦作孛极。女真族。完颜氏。世祖※劾里钵孙,辽王※完颜杲第九子。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为尚书左丞。翌年,为平章政事。时海陵已杀太宗子孙70余人,尤忌完颜杲诸子盛强,欲

  • 两林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的一支。与※勿邓、※丰琶又合称※“东蛮”。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境。所属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首领称“都大鬼主”。贞元(785—804)中,都大鬼主※苴那时

  • 旗籍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乾隆年间(1736—1795)改置。掌管内札萨克疆域、封爵、会盟、军旅、内蒙古五道驿传事务及内属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等。内设郎中满1人、蒙古2人,员外郎宗室1人、满1人、蒙古

  • 安多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唐古拉山南麓。为藏北“羌日六部”之一,归黑河宗管辖。1959年分黑河宗为黑河、安多二县,该部落大部分划归安多县,小部分归黑河县,该部领主历为噶厦政府。部落头人向由嘎加骨系(氏族)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