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三年(1405)正月,与※虎儿文卫同时设立,地望亦相近。《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九月所设失里木卫,以及正统后所设细木河卫。均作实勒们或实勒们河卫。一说在乌苏里江与牡
藏传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一世。原为西藏色拉寺居巴仓喇嘛。清崇德七年(1642),达赖喇嘛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应车臣汗硕垒之请,将其派往喀尔喀。一说可能即是被五世达赖喇嘛
①地名。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一年(386),西燕尚书慕容永挟西燕主弃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出,途中相继杀燕主慕容、慕容瑶、慕容忠,自立为大单于、河东王。
见“九姓回纥”(36页)。
见“汇宗寺”(615页)与“善因寺”(2289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尔堪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与密陈卫同时设立。在今嫩江支流的绰尔河流域。天顺五年(1461),其首领与朵颜使臣来朝时,始赏给印信。成化二个(1466)九月,使
?—1233蒙古国将领。又译撒吉思不花。克烈部人。卫国公※槊直腯鲁华子。初随军征战,父死,嗣领军。太宗元年(1229),奉命安辑河北、山东诸州。次年,任达鲁花赤,监真定史天泽军。四年,自河阴县渡河,配
?—175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三年(1725),由翻译举人授内阁中书。十年(1732)迁侍读。乾隆初,迁御史,擢通政使。任内务实,仗义执言。曾针对时弊疏言题奏要务贵于详明,不得滥用浮词。又参
行政区划名。明置。元为普定府,后改普定路,属云南。明洪武(1368—1398)初为普定府。十六年(1383),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万历(1573—1620)时改军民府,
“隔蔑”,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大隔蔑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有一抹里名“小隔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