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帖木儿补化

帖木儿补化

?-1351

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又作帖木儿不花、铁木儿补化、帖睦尔补化等。※纽林的斤长子,为八卜叉公主所生。大德(1297-1307)中,尚阔端孙女朵儿只思蛮公主为妻。至大(1308-1311)年间,从父入觐武宗,充宿卫,事太后于东朝,拜中奉大夫,领大都护事。后以资善大夫出为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延祐五年(1318),父死,嗣为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高昌王。英宗至治(1321-1323)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1324-1328)中,移镇襄阳,自此,畏兀儿之地归由察合台后王管辖。寻拜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致和元年(1328),受文宗召,还大都(今北京),佐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难。后拜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让亦都护高昌王位与同母弟篯吉。天历二年(1329)正月,迁中书左丞相,三月,加太子詹事,十月,拜御史大夫,改知枢密院。后至元六年(1340),拜中书左丞相,监修国史,至正六年(1346)罢。十一年(1351),被诬以谋害大臣罪,为脱脱(一说伯颜)奏杀。

猜你喜欢

  • 越赕骏

    古代越赕(今滇西腾冲一带)所产的马名。或作越赕骢。体型小巧,颈长尾高,速度快,耐力好,善于爬坡,适应陡险,路滑的山间道路。南诏国曾以此为助,大败唐军。越赕马与※赤藤杖和※铎鞘一起被列为“南诏三宝”。

  • 伊尔登

    1684—174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曾孙。雍正三年(1725),管武备院事,迁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四年,改右翼前锋统领,袭其父赖士辅国公爵。六年(1728),擢正黄旗蒙

  • 万俟道乐

    即“万俟道洛”(105页)。

  • 慕容明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4寸,志文19行,行23字。志盖有2寸正楷“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之铭”1

  • 好德格沁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当地汉族称之为“蒙古秧歌”。以求福祈寿、四季平安、人畜两旺,以歌舞剧的形式在春节期间演出。由头戴假面具、身穿民族服装的六人来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白音查干巴特,即白老

  • 搠思监

    ?—1364元末大臣。蒙古克烈氏。野先不花孙,湖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子。泰定(1324—1328)初,袭宿卫长,任必阇赤(令史)怯薛官。文宗至顺二年(1331),任内八府宰相。顺帝元统(1333—133

  • 梁瑾忽

    见“梁弥忽”(2127页)。

  • 大如者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大如者部,后也将其与小如者室韦合称为如者室韦或如者部。由隋以前※北室韦分解而来。所在有三说:一说与小如者室韦分布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甘河流域;或说在今呼玛河(旧作呼玛尔河)地区,也

  • 讷尔经额

    ?—185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费莫氏。嘉庆翻译进士。道光六年(1826),由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擢漕运总督。任内请禁粮船夹带私盐,以清弊源;因所辖府州成灾,粮值骤昂,请缓买旗丁行月口粮,以恤丁力

  • 孟肙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元至顺二年(1331),与八百等处宣慰司同时建置。《明史·地理志》称,孟绢路(即孟肙路)属八百宣慰司。其地在八百媳妇国境内,今泰国北部清迈等地。为傣(泰)族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