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席力图呼图克图五世

席力图呼图克图五世

1713—1750

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出生于内蒙古乌喇特中旗。台吉察罕之子。蒙古族。康熙五十一年(1712),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圆寂后,经寻访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席力图召,是为五世。雍正五年(1727),经理藩院呈请皇帝核准,前往西藏学经,后返回。进一步将席力图召扩建为与青海塔尔寺同等重要的大寺院,极力争取获得清廷信任,经常为清帝诵经祝福,并继续扩大宗教影响,在召内设“菩提道院”,督导喇嘛钻研经典,将汉文《圣勇金刚经》译成蒙文和藏文。十二年(1734),被委任为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总理佛教教务。

猜你喜欢

  • 泰吾坎汗法典

    见“头克汗法典”(632页)。

  • 泰宁镇总兵

    清代直隶绿营的五镇总兵官之一。驻今河北省易县境。雍正八年(1730),设泰宁协副将及守备以下等官。乾隆元年(1736),裁该协副将,改设泰宁镇总兵官。直辖镇标:左营,设游击以下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 上都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直辖地腹里,设治所于开平县(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唐代为奚、契丹地。金置桓州。世祖中统四年(1263),改开平府为上都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一作十九年),并为

  • 俺答阿不孩

    见“俺答汗”(1884页)。

  • 内火器营

    参见“火器营”(393页)。

  • 泰外库勒汗

    见“塔吾克勒汗”(2162页)。

  • 竹木坎副巡检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坤儿布,明时授长官司职。清顺治九年(1652)降清。康熙十九年(1680),改副巡检司,颁给号纸,无印信。辖百户,不纳粮石。

  • 洛五洛加

    彝语音译。意为住在土司衙门周围的安家奴隶。类似※阿图阿加,由术堵配婚安家而成。四川凉山阿都土司在二三十年代时,占有此种安家奴隶50户左右。每户从土司处领得一块土地维持生活,亦可租入土地。但无迁徙自由,

  • 西洱河风土记

    书名。唐人梁建方撰。卷数不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梁建方出兵西洱河地区,将松外蛮和河蛮等部及所在地的见闻纂录成书。转录入《通典》、《新唐书》、《唐会要》等书。此书记载了洱海地区的风俗物产和社会情

  • 法师

    西夏佛教高级职称。西夏汉文本《杂字》官位部中有载。可出任功德司副使,参与译、校佛经和重大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