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库页岛

库页岛

岛屿名。以住民为名。又作窟说、苦兀、兀列、苦夷、库叶、库野、额里野、野合也、黑龙屿、大长岛等。位于黑龙江口外与鄂霍次克海间。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管辖的岛屿。辖境东西300—400里或100-200里不等,南北1600余里。汉为北沃沮海中“女国”。唐属黑水都督府。元称骨嵬。属水达达路,在东征元帅府境。明属奴儿干都司,设有囊哈儿、波罗河诸卫。天命二年(1617)归入后金版图,后辖属吉林三姓副都统。18世纪中叶,日俄相继侵夺南北之地,各自以“桦太”、“萨哈林”等名称之。居民仍归属清廷,朝贡不绝。咸丰十年(1860),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签订后,日俄私相交易,致全部为沙俄所据有。其地山脉相连、林木葱郁,蕴藏石油、煤炭、黄金等矿;近海产鱼,为世界三大鱼场之一。住民有苦夷、费雅喀(基里亚克)、鄂伦春、赫哲(黑斤、耶克脱、雅克德)、虾夷、爱奴等族。

猜你喜欢

  • 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

  •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

    简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或《三史国语解》。分类诠释《辽史》、《金史》、《元史》中民族语词的辞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史馆史臣奉敕撰。46卷。收词1.1万余条。全书分《辽史语解》10卷、《金史语解

  • 应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西南)。蒙古弘吉剌部世居该地。世祖至元七年(1270),建应昌城。二十二年,建应昌路。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顺帝退走应昌。明洪武

  • 踩堂

    仡佬族丧葬习俗。埋葬死者之前举行的一种舞蹈仪式。多在安葬前一日行之。舞者三人一组,分别吹芦笙、打钱竿、舞丝刀,边跳边唱。盛行于贵州遵义、仁怀等地。

  • 英和

    ?—1840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字煦斋。尚书德保子。少有隽才,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嘉庆三年(1798),官侍读学士,历任内阁学士、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工部侍郎等,数奉使出按事

  • 慕容翰

    ?—344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辽东公慕容廆庶长子。骁武有雄才,获宠于父,受委重任,行师征伐,累有战功,威振周邻诸国;善抚下,爱儒学,为士大夫及将

  • 孝安敬正皇帝

    见“耶律璟”(1304页)。

  • 上治

    宋代云南大中国国王高升泰年号。1095—1096,凡2年。

  • 贾萨公主

    见“贾莫萨”(1839页)。

  • 中俄喀什噶尔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2年12月7日(清光绪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清朝分界大臣、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扎布和俄国全权大臣、费尔干纳省副省长麦登斯基在喀什噶尔签订。此约为※《中俄改订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