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猗卢

拓跋猗卢

?—316

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子。有勇略,善统军。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叔拓跋禄官即位,分国为三。次年,奉命统领西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是岁,南掠并州(今山西境),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河击匈奴、乌桓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立碣,与晋分界。西晋辖区汉人归附者日增。兄拓跋猗㐌、叔禄官相继卒,遂于怀帝永嘉元年(307),总摄三部为一统。四年(310),遣侄拓跋郁律率骑2万,助晋并州刺史刘琨大败白部鲜卑及铁弗匈奴,受封大单于、代公,并求晋割让陉北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5县。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乃徙10万户以充之,疆域扩大,势力益炽。六年,遣长子拓跋六修等率军为前锋,亲统20万众作后继,击败前赵刘聪军于晋阳。愍帝建兴元年(313),以盛乐为北部,修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部,并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小平城),令六修镇之,统领南部。三年,受晋封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2郡。明刑峻法,诸部民多以违命得罪。四年(316),欲废长立幼,以少子拓跋延明为嗣,与六修有隙,召征不至,遣军讨之失利,乃微服逃匿民间,寻为六修所杀。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尊穆皇帝。

猜你喜欢

  • 国罡上王

    即“故国原王”(1578页)。

  • 沐琮

    1450—1496明朝将领。字廷芳,别号益庵,又号东山居士。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开国勋臣沐英曾孙,沐斌之子。幼承家学,好读诗书。成化元年(1465)嗣黔国公爵,始镇云南。30余年兴学

  • 赵重琮

    ?—1626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永子。万历二十五年(1597)父卒后,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卫政、屯务。以原屯政多以常例病民,百姓苦之,遂力革弊政旧习,为众称颂。万历(1573—1620)中,曾

  • 拉让巴呼图克图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阿达克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阿达嘎洪。意为“下等人”。为阿拉特(平民)的最下层。多数人没有牲畜,生活贫困,无力缴纳牲畜和其他实物,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对象,有的沦为奴仆,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

  • 野利仁荣

    ?—1042西夏开国重臣。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认为“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建议元昊根据西夏“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要“顺其性

  • 萨巴

    见“撒八”(2490页)。

  • 突厥、回鹘官名。突厥语音译。职同得详,据西突厥东五部有五“啜”推之,地位当为一部之长。“啜”之前常加形容词,如称“屈律啜”“梅禄啜”等。

  • 纳喝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耶悔水及窝谋罕城一带。其地约当今吉林省敦化市以北地区。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其部长已听命于乌古迺。肃宗颇剌淑时(1092—1094年在位),已被统一到女真共同

  • 挑水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