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罗布喇什

敦罗布喇什

?—1761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译敦多布喇什、敦多克达什。※阿玉奇汗孙,※沙克都尔扎布子。初随父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阿玉奇汗逝世后,在土尔扈特贵族争夺汗位争斗中,与车凌端多布、达桑格、道尔济·纳扎洛夫形成四足鼎立之势。车凌端多布执政后,他与兄达桑格为重新分配其父兀鲁思而争斗不息。是从兄弟敦罗卜旺布最强有力的政治劲敌,为避免直接对抗,长期隐居蛰伏,蓄集力量。对敦罗布旺布临终前指定爱妃贾恩之子兰杜勒为汗位继承人,甚为不满。敦罗卜旺布死后,因贾恩母子执政遭到多数贵族反对,他于乾隆六年(1741)出任汗国统治者。执政初,为取得俄国支持,曾违心将次子萨赖送到阿斯特拉罕作为人质。八年(1743),要求俄国送还萨赖,遭拒绝。次年,萨赖死于阿斯特拉罕,致使双方关系明显恶化。采取措施极力抵制东正教的传播,力阻属下人众接受洗礼,乾隆十五年(1750)后,还下令摧毁一些受过东北教洗礼的土尔扈特部村落,以示惩诫。二十一年(1756),派遣吹扎布使团回国,向乾隆帝重申土尔扈特对于俄国是“附之,非降之也。”俄国政府为缓和矛盾,于乾隆二十三年承认他为汗王。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对文化教育及抵御外族侵略等均有明文规定,表露出维护民族独立的倾向。二十五年十二月(1761年初)病逝,幼子渥巴锡嗣位。

猜你喜欢

  • 首领印

    西夏文印章。西夏军队首领所佩。迄今所见已达100多方。印面近正方形,一般边长5厘米多,目前所见最大印面6.4×6.1厘米,最小4.2×4.9厘米。印文为九叠篆,译文为“首领”2字。印背多刻西夏文两行,

  • 裳人

    古族名。《新唐书·南诏传》、《元史·地理志》等作“汉裳蛮”。唐初居于铁桥(在滇西北,《蛮书》云其距剑川三日程),处于吐蕃和南诏之间。史称其“本汉人部种”。着汉服,唯头缠五色锦,亦渐染当地民族风俗。贞元

  • 金静芬

    1885—1970近代苏绣大师。名彩仙,小名杏宝。江苏苏州人。女,回族。幼习刺绣,聪明好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苏绣工艺家沈寿等人绣制的《八仙上寿图》和她单独绣制的《无量寿佛》,为慈禧太后70

  • 赫连子悦

    北齐官员。字士欣。匈奴赫连氏,夏国主赫连勃勃之后。北魏永安元年(528),以军功为济州别驾。普泰元年(531),高欢起事后,劝济州刺史侯景背离尔朱氏归附欢。授林虑太守,在郡期满,改临漳令。天保(550

  • 一齐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

    官名。满语音泽。“一齐”意为“右方”,“额尔机”意为“边、侧”,“哈分布勒”意为“使通达”,“哈番”意为“官员”。清代通政使司机构中所设的右通政使。为汉缺,设1员。下设“右参议(官)”,满语“一齐额尔

  • 阿帕克和卓

    1626—1695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又译阿法克和卓、阿帕克霍加。本名依达雅图勒拉。维吾尔族。喀什噶尔白山派玛木特玉素普和卓长子。原籍撒马尔罕,生于哈密。明崇祯十一年(1638),随父往喀什噶

  • 旗长

    见“壮大”(887页)。

  • 姆海哈娄

    鄂温克族旧时的一种婚姻习俗。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赠送乳牛”。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过去男女订婚后,到十七八岁时,男方要向女家送彩礼,届时,女方父母又向男方索要物品,母亲要1头乳牛作为哺乳女儿的报酬,称

  • 和雇

    官府强行雇佣服役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递运官物或各种工役,多向民间雇佣人夫、牲畜、车、船等服役。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轮流承担。运费按百斤百里计价,水旱运输不同,山地平川、顺水逆流各异

  • 府江纪事

    明朝镇压府江两岸瑶壮农民起义纪事。1篇。明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汉族)撰。作于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作者为广西兵备佥事任内。内容记府江(即漓江从桂林到平乐的一段)两岸瑶、壮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