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秉县

施秉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元朝时,置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长官司、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以偏桥中寨故地置偏桥长官司,以施秉前江故地置施秉蛮夷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二十三年(1390),在镇远州地置偏桥卫,隶湖广都司,始筑城。永乐十二年(1414),施秉、偏桥两长官司均改属镇远府。正统九年(1444),改施秉司置县(后称胜秉)。天启元年(1621),省施秉县。崇祯四年(1631)复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以偏桥、镇远2卫由湖广改隶贵州。二十六年,裁卫入县,移县治于卫城,于旧治地置胜秉县丞,属施秉县。民国25年(1936),省胜秉县丞,并施秉县。境内有苗、汉、侗等民族杂居。

猜你喜欢

  • 脱脱禾孙

    蒙古语,意为“查验者”、“检查官”。蒙古驿站官名。又译“脱脱火孙”、“脱脱和孙”。元代驿站除设驿令、驿丞、提领外,于“郡邑之都会,道路之冲要,则设脱脱禾孙之官,以检使客,防奸非。”(《经世大典·序录·

  • 哈克三所

    见“哈三千户所”(1642页)。

  • 纥石烈阿疏

    辽末女真纥石烈部首领。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勃堇阿海子。父死,袭勃堇。为景祖昭肃皇后所怜爱。尝与徒单部勃堇诈都争长。辽道宗大安十年(1094),盈歌继任女真部落

  • 望都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

  • 卓纳

    ?—1631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世居哈达地方,哈达贝勒万之孙。太祖努尔哈赤时归附,授佐领,赐姓觉罗。天聪五年(1631),随军征明大凌河城,战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援军。奋勇挺进,败吴襄军

  • 处可汗

    即“吐贺真”(707页)。

  • 木安路军民总管府

    参见“孟杰路军民总管府”(1558页)。

  • 苏度摸末

    即“慕容忠”的本民族名。参见“慕容忠”(2436页)。

  • 暮讹

    参见“宣徽院”(1747页)。

  • 乌古论栲栳

    即“乌古论镐”(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