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晾马

晾马

蒙古族控马、吊膘之方式。蒙古族自古以畜牧、狩猎为业,马匹与其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围猎、作战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战士一般都备有两三匹强劲的战马,或长途奔袭,克敌制胜,或迅速撤退,使追兵望尘莫及,故史称蒙古人“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养马经验,晾马即其一。萧大亨《夷俗记·教战》载:“其马每至秋高则肥,肥则不堪道远。彼有控马之方,故马不虚肥,其膘皆实,即日行数百里,经阵七八日,马犹如故也”。入秋,水草丰盛,马匹吃了大量的青草和子实,马虽肥而膘不实,若未加调控、吊膘,用以急行,则行不多远,马皆疲惫及至瘁死,故须晾马。其方法是择良马,每日令其行走二三十里,俟其微汗,即系其前足,不使跳腾,装以衔辔,控马于桩,不让饮水吃草。每日午后控之至晚,或晚控之至黎明,始散之牧场中,至次日又复如此吊控。控之三五日或八九日,则马之脂肪皆凝聚于脊,其腹小而坚,其臀大而实。至此,马虽尽力奔跑而气不喘,经战阵七八日虽缺水草而马力不竭。牧场上设有专门的晾马所或晾马台,立有桩,系以绳,用以控马。古时多用此法备战、备猎。流传至今。凡参加骑射比赛的马匹均须如此调控,方有出色表现而不伤马。牧民亦十分爱惜马匹,不经调控者不轻易用于急行。

猜你喜欢

  • 阿巴达尼

    珞巴族各部落传说中的始祖。亦作阿布达尼、阿布尼波。珞巴语音译。“阿巴”意为“父亲”、“祖先”,“达尼”为名。博嘎尔部落传说认为,天父地母结合后,生金东,金东生东日,东日生两子日尼、日洛,即阿巴达尼、阿

  • 完颜宗浩

    ?—1207金皇族、大臣。本名老,字师孟。女真族。完颜氏。昭祖石鲁四世孙,汉国公完颜昂之子。贞元(1153—1156)中,为海陵王入殿小底。大定元年(1161),世宗完颜雍在东京(今辽阳)即位,受父命

  • 哈剌哈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八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与蒙古国境内的哈拉哈河流域。

  • 刑未央

    西汉时匈奴王。虚闾权渠单于(前68—前60年在位)时,为郝宿王,执掌重权。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虚闾权渠单于死后,使人召诸王来会,但未至,单于妻颛渠阏氏与其弟左大且渠(官名)都隆奇共谋立右贤王屠耆

  • 萧富留墓志

    见“萧令公墓志”(2003页)。

  • 仔康

    藏语音译,意为“审计处”。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机关名。直接受※噶厦领导,与※译仓同为噶厦之下二个并列机构。设四品俗官仔本(审计官) 4人,多以贵族充任。主管审核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各财政机关:喇恰勒空、雪勒

  • 禁止私放蒙荒通则

    北洋政府关于蒙旗垦务的法规。袁世凯政府借口保全各蒙旗公众土地,于1914年2月,制定此通则。内容主要为:凡蒙旗出放荒地,无论私有、公有,一律须由札萨克行文该地方行政长官报经中央核准。蒙旗土地应由政府出

  •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

  • 摇马郎

    见“游方”(2285页)。

  • 崇绮

    ?—1900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原隶蒙古正蓝旗。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子。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占领江宁(今南京),分股北上,逼京师。他充督练旗兵处办理文案。十年(1860),英国侵略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