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善
宋代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山后两林百蛮都王、都鬼主,又称山后两林三十七部落王。属乌蛮。大中祥符九年(1016),遣使朝贡。天禧二年(1018),遣将军卑热等150人贡良马、大象、犀、娑罗毯等。
宋代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山后两林百蛮都王、都鬼主,又称山后两林三十七部落王。属乌蛮。大中祥符九年(1016),遣使朝贡。天禧二年(1018),遣将军卑热等150人贡良马、大象、犀、娑罗毯等。
明朝授予馆觉地方(今西藏昌都及其以东地区)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1403—1424)初,明廷遣使僧人智光至其地,了解政教及民情。永乐四年(1406),馆觉僧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帝诏授
1905—1968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3年入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内蒙古从事农民运动。1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传》。《新唐书·地理志》作赤山城。汉代为乌孙国大昆弥(王)治所。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曾遣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军士屯田赤谷。南北朝时,乌孙西迁葱岭前
清康熙、雍正年间居住于克木克木齐克一带乌梁海人总称。分隶于清喀尔喀札萨克贝勒博贝和厄鲁特贝子策凌旺布管辖。策凌旺布所属乌梁海,主要散居于唐努山南麓克木克木齐克地方。博贝所属乌梁海,大都分布克木河(华克
见“秃都河卫”(1084页)、“秃屯河卫”(1083页)。
古族名。又称“胡”。殷周鬼方、猃狁之后。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扰边地,3国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为蒙恬所败,失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及王庭头曼城(今内蒙古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对奴隶主的尊称。一作阿岛,珞巴语音译,原意为“爷爷”,转意为“男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男性的一概称谓,意为“爷爷”。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
古高句骊族所居之地。高句骊初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浑江和集安县为中心的鸭绿江以西地,后区域逐渐扩大,至东晋末,已有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至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北到图们江以北及第二松花江地。北齐
见“乐浪郡”(611页)。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