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哥

桑哥

?—1291

元朝大臣。又译桑葛。畏兀儿人,一说为吐蕃人。国师胆巴弟子。通诸族语,曾为西蕃译史。为人“好言财利事”,取悦于世祖。至元中,擢总制院使,主管佛教和吐蕃事务。并参与朝廷建置、人才进退等大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任尚书省平章政事,变更钞法,颁行“至元宝钞”。十一月,升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司事,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厉行钩考(即核定钱谷),检核前中书省欠库财,以“违惰耗失”之罪,殴辱中书省臣或置之死地。次年,置征理司,钩考百司仓库“以理算为事,毫分缕析,入仓库者,无不破产”。继遣使钩考诸路钱谷,追征积年逋赋,清查财务,名曰推算。同时增课盐茶酒醋诸税,搜括民脂,以增加财政收入。并限制对贵族的赏赐,减少宫廷支出。曾建议开浚会通河,改善南北之间运河交通。后总政院改宣政院,兼宣政使。执政期间,任用官员皆由己意,“以刑爵为货而贩之”,“贵价入,则当刑者脱,求爵者得”。二十八年(1291),被彻里、不忽木等劾,以紊乱朝政罪处死。

猜你喜欢

  • 后魏律

    见“北魏律”(533页)。

  • 乌木布尔代

    清代索伦部首领。任索伦部副总管。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军第二次进攻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城(今黑龙江漠河县东、呼玛县西北黑龙江北岸)之前,亲至城下侦察敌情,擒俄人鄂克索木果以归。一说使部人至雅克萨城

  • 土指挥使

    官名。指挥使系明代卫的军事长官,秩正三品,外卫隶都司或行都司、留守司。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羁縻卫,亦以此名义封授当地豪酋,赐以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谨守疆土,抚辑土民,服从征调,依例朝贡,不纳租赋

  • 蒙古军

    蒙古国和元代由蒙古人组成的兵种。蒙古军士“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元史·兵志一》)其制:家有男子,15以上,70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 满洲千总

    清乾隆开始以满洲旗兵拨补绿营千总。营千总,正六品,六年任期。乾隆元年(1736),继满员外任绿营要职之后,又重定满员(蒙古旗员占用满缺)外补绿营官缺即由满汉两家分成之制(大致于沿边省分,七三分任;内地

  • 乞里克讷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蒙古都儿鲁斤诸部之一斡罗纳兀惕(又作斡刺纳儿,一说列为尼伦诸部之一)之一分支。始祖为斡罗纳儿惕·乞里克讷惕。成吉思汗开国功臣、千户长把带(巴歹)、乞失里黑(启昔里),即出自该部。

  • 交州异物志

    古籍名。亦作《交趾异物志》、《南裔异物志》。1卷。东汉议郎杨孚撰。主要记述岭南地区各种特有的动、植物的形状、习性和矿物资源等等。原书已佚,但后世多有收辑,对研究古代岭南风物颇有价值。

  • 星讷

    ?—1674清朝大臣。又作星内。满洲正白旗人。觉尔察氏。辛泰之弟。初为二等侍卫兼佐领。从太祖努尔哈赤征明。天聪七年(1633),驻守辽河。八年,随太宗征蒙古察哈尔部。同前锋略大同。论功授云骑尉世职,授

  • 喀尔喀法典

    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法令汇编。亦称《喀尔喀吉鲁姆》、《喀尔喀三旗法典》。由喀尔喀王公领主分别制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法律效力自诸法令颁行日起维持到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

  • 刀更孟

    ?—1415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长子。永乐十一年(1413),父卒,袭职(一说自立)。执政后,暴虐无道,重辟刑,创轧锯之法,或以铁钩勾罪犯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