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梁后

梁后

①(?—1085)西夏毅宗皇后。宋朝人。本为李元昊国舅没藏讹庞子媳,与毅宗李凉祚私通。闻讹庞父子密谋欲杀谅祚,密告之。奲都五年(1061)四月,诛讹庞父子,九月入宫册后,生子秉常,乾道元年(1068)正月,8岁继位,由其垂帘摄政,委弟梁乙埋为国相,梁氏一门专权。二年七月,因不欲用汉礼,伪为秉常表请宋神宗复本国党项仪礼。行附辽侵宋之策,穷兵黩武,几无宁岁。大安二年(1076),秉常亲政,去党项仪礼,复行汉礼。于七年(1081),杀秉常亲信李清,囚禁秉常,独专国事。国中乱,致使统军禹藏花麻请宋发兵讨伐,宋夏战争持续3年之久。九年六月,秉常复位,遵其命于十年十二月向宋遣使入贡。十一年,弟梁乙埋死,依其所许,以乙埋之子梁乙逋为国相,仍柄国政。十月病卒。谥恭肃章宪皇太后。 ②(?—1099)西夏惠宗皇后。毅宗国舅※梁乙埋女,国相※梁乙逋妹。大安九年(1083)立为后,生子乾顺。惠宗时与兄梁乙逋把持国政,内外用事,秉常以忧愤卒。子崇宗乾顺立,尊为昭简文穆皇太后,因帝幼,与梁乙逋共掌国政,行侵宋之策,常亲领兵攻宋。永安元年(1098)十月,亲率40万众,与宋争夺平夏(今宁夏固原平),连营百里,造“对垒”高车,填堑而进。遭宋守将郭成抗击,攻13日不下,被宋军夜袭,大溃,梁氏狼狈败遁,在权力之争中,对兄乙逋有所防范,常不授乙逋兵权。天祐民安五年(1094)十月,以乙逋叛罪,令大臣嵬名阿吴等诛杀之,遂自掌军政大权。在侵宋战争中,多次乞援于辽,因遭拒绝,多有怨言。永安二年(1099),乾顺成年,仍不许其主国事,辽寻机遣人至夏国鸩杀之,乾顺始亲政。

猜你喜欢

  • 社仑

    ?—41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始祖※木骨闾第六世孙,※缊纥提子。原与父率部居柔然西部,据有今河套以北、西到甘肃额济纳河流域,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与父及诸兄弟趁机

  • 巴图色特启勒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巴启色特奇勒图盟。和硕特部台吉昆都伦乌巴什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诺海、巴雅尔拉瑚率众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自俄东返,驻牧珠勒都

  • 讹都斡

    见“萧讹都斡”(2001页)。

  • 小汉

    见“萧翰”(1992页)。

  • 必刺

    女真语音译。亦作“辟刺”, “江”、“河”之意。如“撒合辇必刺”、“斡底必剌”、“忒黑辟剌”等,皆为河名。金代女真人有以所在江河、山(女真语曰“阿邻”)命猛安或谋克名的习俗,故史书中常见某人为某必剌或

  • 散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萨里卫,并将永乐三年(1405)二月所设撒力卫作萨里卫,正统后所设撒里河卫作萨里河卫。

  • 宜州土兵暴动

    北宋僚人(今壮族)兵丁武装起义。景德四年(1007),宜州(治今广西宜山县)知州刘永规强役土丁伐木以修建官所,土丁不胜其任,屡遭鞭挞,激起武装暴动。在陈进指挥下,打回宜州城,击毙刘永规,推举卢成钧为“

  • 兴义府志

    书名。清张瑛修,邹汉勋纂,朱逢甲删正。74卷。成书于咸丰四年(1854)。内容包括天文志、地理志、河渠志、秩官志、学校志、武备志、赋役志、经制志、祠祀志、营建志、古迹志、艺文志、风土志(其中有苗类、方

  • 石岩寺

    见“麦积山石窟”(958页)。

  • 必约

    参见“毕约”(7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