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武兴国

武兴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杨文弘在兄※杨文度被杀后,退屯武兴(今陕西略阳县),自立为武兴王,史称其建立之政权为武兴国。据有武兴、葭芦、白水等地。后受北魏及宋封为武都王,南北两事之。一说武兴国始于元徽元年(473)杨文度自称武兴王。南齐建元四年(482),杨文弘卒,从兄子杨后起继位,率军击败欲自立为王之文弘子集始。永明四年(486),杨集始继为武都王。其子杨绍先曾被北魏封为武兴王。梁天监四年(505),为其二叔杨集起、集义拥为帝,叛魏,次年北魏攻克武兴,※杨绍先被执送洛阳,武兴国一度亡。北魏孝昌(525—527)中,杨绍先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大同元年(535)卒,子智慧立(《周书·氐传》认为绍先卒,辟邪立,未言智慧继位之事),西魏废帝二年(553),杨辟邪为魏将击败,弃武兴城而走,被杀。武兴国复亡。历5主(或6主),凡77年。若从杨文度称武兴王始,则历6主(或7主),凡81年。

猜你喜欢

  • 平康县

    古县名。①三国蜀汉置。南朝宋省。北周复置。谯纵乱蜀(405—413)后,吐谷浑王阿才,趁西秦与北凉战争频仍,命敕来泥拓土至此。故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芦花镇东北60里。 ②西魏置,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境,北

  • 驯鹿

    动物名。因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俗又称“四不象”。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的北极圈附近。居住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养之作为交通工具。鄂伦春含义之一,即为“使用驯

  • 马甲

    ①另作骁骑、甲兵。满语乌克申。清代八旗军中基本之骑兵。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1583年初次起兵时便有。各佐领下成丁者通过马步射考验,直接选充;或于步军、养育兵、革退与候补旗员、年老护军中选补。各时期均有定

  • 哈尔敏卫

    见“哈儿蛮卫”(1638页)。

  • 焉耆

    西域古国名、地名。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有4000户,32100人。近海(今博斯腾湖),多鱼。事农业。俗尚葡萄酒,好音乐,事天神。东汉时增至15000户,52000人。约东汉末,并吞附

  • 拉巴

    藏语音译,意为“雇工”。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的一个社会阶层。来源于破产或因差重逃亡的※差巴(支差的人),或由※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中分离出来者,以及国民党政府组织挖金结束后留下的人

  • 合木里

    即“哈密”(1630页)。

  • 阿哈保

    ?—180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鄂拉氏。初由司辔护军授侍卫。乾隆五十一年(1786),从征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解诸罗围,擒林爽文,赐“巴图鲁”号。继从征廓尔喀,擢二等侍卫。参与镇压苗民起义,擢头等

  • 阿勒根彦忠

    金大臣。又作阿勒根窊产。本名窊合山。女真族。阿勒根氏。好学,通吏事。天会十四年(1136),选充尚书兵部孔目官,历任尚书省令史、右司都事、大理丞、会宁少尹、同知会宁府事、尚书吏、礼部郎中。贞元二年(1

  • 泊汋口

    古地名。今辽宁蒲石河口(在丹东市东北)的古称。泊汋与蒲石为同音异译。此为渤海国西南境的边至,也是其※朝贡道必经之地。一说高句骊之汋泊城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