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泐史

泐史

书名。原名“囊丝本勐”,意即“地方志”,即车里宣慰使司地方志。用傣文记录云南西双版纳(车里)最高统治者世系及政事的编年史书。汉文译本称《泐史》。分上中下3卷。所记从第一任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叭真于宋淳熙七年(1180)就任始,至第三十二任召片领刀正综于1864年卒,刀钧安于1875年承袭事。上中两卷记录历代接位时间、在位年数、在位期间的重大政治事件、弃位原因、卒年、岁数、子女名字和人数。下卷杂记庄园、负担、疆域、关隘等资料,并补记刀钧安承袭事。中卷只记至清同治三年(1864)。有1947年李佛一汉文译本,为云南大学西南研究丛书之一。又有张公瑾补译《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记——续泐史》,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至1950年事,载《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之九。尚有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车里宣慰使世系集解》(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手抄傣文本流传颇多,随发现而陆续译注问世,然诸多互异。为研究傣族史重要史料,惟多错漏,与元明正史相校亦有不符。

猜你喜欢

  • 卜奎至呼伦贝尔驿道

    清代东部蒙古地区驿道之一。雍正十年(1732),设置10站,乾隆元年(1736),调整各站之间距离并延长,设17站,长898里。咸丰七年(1857),又增加3站,延长360里,最后成21站,即:从卜奎

  • 阿不固

    见“阿卜固”(1199页)。

  • 汶山郡

    古地名。汉元鼎六年(前111)置。一说四年(前113)设。地节三年(前67)居民冉駹夷提出立郡赋重,汉改为蜀郡北部都尉。东汉灵帝时(167—189),复分蜀郡北部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会

  • 张应禄

    清末将领。字丽生。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咸丰(1851—1861)间,从成都回族将领虎嵩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转战湖北、安徽、江西诸省,累官至总兵。署浙江杭州协副将。咸丰十年(1860),统

  • 固都逊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皮靴。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以牛皮制成。用料因人而异,台吉多用红香牛皮,中嵌鹿皮,饰以文绣。宰桑也用红香牛皮,但不嵌鹿皮,也不饰文绣。普通牧民穿皮履,或黑或黄,不敢用红色。妇女靴履与男

  • 巴剌术黑

    见“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420页)。

  • 乌兰固木

    见“乌兰古木”(341页)。

  • 弘庆寺

    召庙名。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街。俗称拉布济召。康熙六年(1667),宁宁呼图克图主持兴建,清廷赐名“弘庆寺”。因系大寺,历由札萨克喇嘛和达喇嘛各二人分别主事。宁宁呼图克图为该寺转世活佛之首。20世

  • 眩人

    汉代对幻术家(魔术师)的称谓。又作善眩人、幻人。吐火、吞刀、自缚自解、屠人、截马之术无一不能。多流行于西域条支、犁轩等地。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安息曾“以大鸟卵及犁轩善眩人献于汉。

  • 齐苏勒

    1656—1729清朝大臣、水利专家。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字笃之。初由内务府主事调永定河分司。康熙四十二年(1703),奉旨修浚永定河。随康熙帝南巡阅河至淮安,奉命修造挑水坝数座,如期竣工。回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