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固回民起义

海固回民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回民起义。1939年元月、5月和1941年5月,先后发生在宁夏海原、固原,史称“海固事变”。因国民党陈诚部队在海固地区抓兵,强迫入伍回民吃猪肉,烧毁清真寺,横征暴敛,污辱妇女等暴行引起。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1939年元月15日,海原沙沟、白崖、固原红崖堡回族农民在马国璘、马英贵等领导下,率先发动起义,提出“反蒋抗日,救国抚民”、“杀贪官、灭土豪,打富济贫”、“汉回同胞一体同仁”等口号,得到回汉群众之响应,拥众万余,编为6个团。以马国 为司令,马英贵、马少敬为副司令。国民党八战区调军进行围剿,多次被义军击溃。后因内部分裂,马国璘受重创转匿西山,马英贵轻信假“和谈”,被诱杀,起义失败。同年5月26日,马国瑞、马喜春等领导海原回民在艾莴湾(今西吉白崖)举行第二次起义。以“五族共和”、“救国救民,受压迫的回汉同胞是一家”等口号,张家川、海原、隆德、泾原等地4000余回民纷起响应。攻克国民党据点。号称“崇义军”。后义军遭胡宗南部包围,弹尽粮绝,马国瑞、马喜春阵亡,起义再次失败。1941年5月3日,该地回民又在马国璘、马思义和马国璠等领导下,举行第三次起义。击溃国民党191师、预备7师,经平化,转战隆德,进入张家川,全歼191师一个团千余人。后遭陕甘国民党部队包围,义军突围,退守固原。因内部分裂,马国璘被诱捕、惨遭杀害,马思义、马国璠率余部200多名,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投奔中国共产党。

猜你喜欢

  • 乌炤度

    渤海王国国相。早年曾入唐应宾贡试,与新罗国宾贡生李同为同榜及第进士,名在李同之上。返渤海后入仕,官至国相。唐天祐三年(906),奉命朝唐,适其子光赞入唐应宾贡试,与新罗宾贡生崔彦㧑同及第

  • 西盟勐梭人民抗英斗争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军官斯格德率武装进入西盟阿佤山,要求拉祜族头人李通明承认为英属缅甸国民,服从英国统治,遭李严正拒绝,未得逞。时经半个世纪,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英双方在勐梭举行滇

  • 完颜旻

    即“阿骨打”(1212页)。

  • 阿里厮迷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里厮迷里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抹里。又,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

  • 高宝英

    渤海王国大臣。一作高赏英。唐大和七年(833),官至同中台(一作书)省右平章事。是年正月,奉大彝震命朝唐,谢册命。随行有彝震派遣入唐学习生徒解楚卿等3人,经其向唐奏请,同至长安学习。大仁秀时所遣入唐学

  • 孝静成皇后

    1812—1855清宣宗旻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初为静贵人,后册封为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卒,文宗年方10岁,妃抚育有恩。及文宗即位,尊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

  • 贾尼别克汗

    哈萨克汗国创建者之一。又译加尼别克、札你别克,又名阿布赛义德。明景泰七年(1456),与※克拉依汗率部分游牧部落,脱离月即别(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的统治,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与别失

  • 讷门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名杨。天聪五年(1631),从皇太极征明大凌河,继随征锦州,与弟土墨特冲入敌阵,直抵其步营。又同布哈率两固山兵攻锦州,败明追兵,获人畜以归,优授游击世职。九年(1635),赐

  • 卜古可汗

    见“仆固俊”(318页)。

  • 董忽力

    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亦译作董狐狸。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曾孙,※革兰台第五子。受明封指挥佥事。居哈剌兀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附近)。嘉靖二十七年(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