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
清代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设置的官职。根据维吾尔族原有伯克制改定。总计有30余职,分别职司维吾尔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务,是清朝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维吾尔族人民的御用工具。其任免权主要由新疆各地办事大臣掌握。官秩分别为三品至七品不等,不能世袭。大都拥有养廉田和佃户。名目繁多,称谓复杂,记载不一。现据《西域同文志》、《西域图志》、《回疆通志》、《西域闻见录》等记载,将其名称、别称、职掌、品秩、拥有养廉地等情况,作一览表分述于下:
清代维吾尔族伯克官职一览表
序 号 | 官名 | 他称 | 职掌 | 品 级 | 养廉费 (千文为 单位) | 田地 (巴特满 为单位) | 佃 户 |
1 | 阿奇木伯克 | 总理城乡诸务 | 3、 4 5、 6 | 30 12、 5 7、 5 5 | 150 80 40 30 | 80 30 15 4 | |
2 | 伊沙噶伯克 | 伊什罕、 伊沙 罕伯克 | 佐阿奇木伯克管理事务 | 4 | 15 | 100 | 50 |
3 | 商伯克 | 掌征输粮赋 | 4 | 12、 5 | 80 | 30 | |
4 | 噶杂纳齐伯克 | 管理地亩粮赋 | 4 | 12、 5 | 80 | 30 | |
5 | 茂特色布伯克 | 莫啻沙布、莫啻色 卜、 莫提色布伯克 | 管理经典、 整理教务 | 5 | 7、 5 | 40 | 15 |
猜你喜欢
拔要
见“巴岳特”(410页)。
也的迷失
1225—1294元朝将领。又译也的迷沙、叶谛弥实。蒙古朵鲁班氏。开国功臣朵儿伯朵黑失之子。初事忽必烈于府邸,从攻宋,以骁勇,赐号“拔都儿”(勇士)。世祖中统三年(1262),从宗王拨绰征李璮,以功入
只剌瓦弥的理
即“必兰纳识里”(633页)。
娄定远
?—574北齐大臣。吐谷浑族。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娄昭次子。少历显职,在外戚中,深得武成帝高湛偏爱,别封临淮郡王。湛临终,与赵郡王高䴥同受顾命辅后主高纬,为司空。性贪鄙,与
比丁
①清代八旗编审人丁之称。其制3年编审1次。沿用“三年则大比”(《周礼·小司徒》)古制,原义即每届3年再次简阅天下民数、民实(指地亩、牲畜、房屋等生活资料数目。周代民间基层组织:五家立一“比”,五比为一
抛石绳
撒拉族早期猎具。俗称“炮挂”。制作简单:将一条羊毛绳对折约一臂长,中间对折处缝一块10厘米长短的扁圆形厚布,或用细羊毛线编织成。使用时,将石块放置布上,挥臂使劲旋转羊毛绳,至一定转速,猛然松开羊毛绳的
驻粤八旗志
书名。清广州驻防将军长善主纂。光绪元年(1875)始修,五年初刊,十年续修。25卷(包括卷首)。分敕谕、建置、经政、职官、选举、人物、杂记7个部分,附满城图、水陆战操图等70余幅。记载自康熙十九年(1
后赵
十六国之一。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所建。晋太兴二年(319),石勒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统有24四郡,29万户。屡败晋军及周邻诸部,据有冀、并、幽州及
米其提瓦哈甫地
解放前新疆维吾尔族清真寺寺有地。在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城乡中,到处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在乡村,除个别寺没有寺有地外,一般都有3—5亩,或十数亩地。中等的则有40—50亩,最大的有400—500亩。在
泰陵
①西夏景宗※李元昊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②金肃宗(追谥) ※完颜颇剌淑陵墓。皇统四年(1144)命名。原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