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不许潜行私越;外番人来藏布施瞻礼者,由边界营官查明人数,禀明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验放进入,事毕后,查点人数,再行遣回。青海蒙古王公等差人赴藏,延请喇嘛赴彼处诵经、教习者,俱由西宁大臣行文至藏,再由驻藏大臣给执照,并咨明西宁办事大臣,以资查考。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对免差税和支应乌拉者亦发给执照。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不许潜行私越;外番人来藏布施瞻礼者,由边界营官查明人数,禀明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验放进入,事毕后,查点人数,再行遣回。青海蒙古王公等差人赴藏,延请喇嘛赴彼处诵经、教习者,俱由西宁大臣行文至藏,再由驻藏大臣给执照,并咨明西宁办事大臣,以资查考。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对免差税和支应乌拉者亦发给执照。
清末新疆军队枪杀市民事件。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六日,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民在红山嘴一带聚众抗议清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遭到官兵的野蛮镇压,当场被打死七八人。
1907—1942又名王潘五。内蒙古土默特旗人。蒙古族。出生贫苦农民家庭。2岁母去世,7岁拾粪,乞讨。10岁作佣工放牛。16岁离家,后在傅作义部队当兵。1932年,率一排士兵脱离队伍,打富济贫,旋被击
彝语音译。意为※呷西奴隶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荞麦皮、嫩野草、蒿子叶等做成。民主改革前,生产的粮均被奴隶主占有,单身奴隶一无所有,连人身都是主子的,仅能以此充饥。
见“兴复哈密国王记” (917页)。
见“怀仁可汗”(1117页)。
一作郭离。契丹语,意为“沙袋”。※契丹行刑时所用器物。《辽史·刑法志》称:辽“穆宗(951—969年在位)时制。其制用熟皮合缝之。”“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有重罪者,将决以沙袋,先于脽骨之上
即胤禛(1706页)。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腊撒(户撒和腊撒的统称)地区的阿昌族自称。亦称“蒙撒掸”、“衬撒”。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较早就与汉、白、傣等民族接触与交流,15世纪中叶便学种植水田。手工业也较发达,尤善长打铁,其
参见“哈思户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1645页)。
东晋时焉耆王。又名泥流。焉耆王※龙会子。父为报祖龙安为龟兹王白山所辱之仇,举兵袭居龟兹后,受命归本国为王。东晋咸康元年(335),遭前凉将张植所攻,拒战于贲仑城,兵败。植进屯铁门(铁门关,今焉耆回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