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见“乙息记可汗”(5页)。
见:齐齐哈尔城”(869页)。
1122—1193南宋时吐蕃高僧。又称祥卓维衮布仁波切,通称祥仁波切,生于吉雪擦哇楚(即拉藏河上游)。父多吉森巴为持咒者,母名芒吉。初名达玛。7岁由母及长兄教读写。12岁时往康地学法。24岁随诸阿阇黎
1913——1948蒙古族女革命英雄。内蒙古镶黄旗红格尔乌拉苏木敖包高勒人。摔跤手齐林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家境贫寒,给牧主放牧。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镶黄旗八苏木支部委员,负责搜集穆克登宝等
见“长狄”(363页)。
见“安远庙”(908页)。
见“托河路”(752页)。
解放前湘西和贵州铜仁、松桃一带民族地区高利贷者对当地桐民的一种剥削方式。高利贷者在每年桐树花开季节,贷给桐农现金或实物,事先把本息合并计算,按低价折合桐子若干斤,秋后收桐子归还。若折合桐油计算,称“卖
即“吴朝俊”(1075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哈雅哈资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办理普通百姓间的诉讼。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罕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伊罕河流域。《满洲源流考》说该河在吉林城东北25里,源出纳穆窝集(今吉林省吉林市老爷岭)流入混同江(今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