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弘基

耶律弘基

1032—1101

又作耶律洪基。即辽道宗。辽朝第八代皇帝。1055—1101年在位。字涅邻,小字查剌。契丹族。兴宗长子。性沉静、严毅。6岁(1037年)封梁王。11岁(1042年),总领中丞司事,进燕国王。翌年八月,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1052)七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病卒,遵遗诏继位,改元清宁。次年十一月,上尊号“天祐皇帝”。咸雍元年(1065)正月,增号“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初政,能求直言,访治道,劝农兴学,救灾恤患,平赋税,缮武器,禁盗贼。后以贵族内部争权斗争激烈,朝政趋衰。清宁九年(1063)七月,发生“重元之乱”,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及子恃权纠合大小官员400余人叛乱自立,军犯行宫,为许王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率宿卫兵所败,重元自杀。继宠乙辛,官拜北院枢密使,封魏王,加守太师,“诏四方有军旅,许以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辽史》卷110)大康元年(1075),太子濬预政,乙辛专权受阻,制造事端,先诬告宣懿皇后与伶官私通,继陷濬谋废立,使二人被杀。九年(1083),乙辛欲奔宋,被执杀。统治后期,奸相张孝杰专权,吏治败坏,贪污成风,“法令不明,受赇鬻狱习以为常”(《栾城集》卷41)。“无百万两黄金,不足为宰相家”(《辽史》卷110)。大肆崇佛,一岁饭僧36万,一日而祝发3千。致使僧徒纵恣放债营利,侵夺小民,民甚苦之,加剧社会矛盾。大安八年(1092)十月,西北阻卜诸部长磨古斯起兵反辽,历时九年方平,损失严重。他能文善诗,诗作《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被誉为一代佳品。传今者尚有《赐法均大师句》、《戒勖释流偈》;见载者有《放鹰诗》、 《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等。清宁六年(1060),耶律良曾将其诗赋编成《清宁集》,今佚。他好汉文化,尊尚儒学,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求乾文阁所缺经籍,命儒臣校理。多次诏颁《史记》、《汉书》,召儒士讲《五经》大义。寿昌七年(1101)正月,病卒于混同江(今松花江一段)行宫,遗诏长孙耶律延禧嗣位。六月,谥“仁圣大孝文皇帝”,庙号道宗。葬永福陵(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

猜你喜欢

  • 德木楚克

    ①(?—1725)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郡王沙克沙僧格次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清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

  • 郭尔巴勒津

    明代青海地名。蒙古语音译,意为三角、三棱、三面。指青海湖东面的三角城。今名海宴,为海宴县府所在地。明中期以前为藏族居牧区。正德五年(1510),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右翼领主※亦不剌等,亦不剌率畏兀特残部

  • 腊鲁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香堂、水田。即罗罗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临沧、江城、保山、龙陵及云县、华坪等县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曼头城

    古城名。又作蔓头城。因山得名。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附近。地当古时通往新疆、西藏的要道。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高凉王拓跋那讨吐谷浑,军次此城,吐谷浑王慕利延率部西渡流沙,西入于阗。隋大业五年(6

  • 五指山

    山名。又名黎母山。在今海南省琼中县境,因山有五峰如指,故名。主峰高1879米,“其高际天”,“云雾凝蔽”,为该省第一高峰。群山中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丘陵和河谷盆地,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历史上就是黎族的

  • 师公戏

    参见“壮戏”(887页)。

  • 科布多东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共设14台,由乌里雅苏台城向西,头台阿勒达勒,二、博勒霍,三、乌兰胡图克,四、依克哲斯,五、巴噶哲斯,六、珠尔库珠,七、布固,八、阿勒噶令图,九、巴噶诺尔,十、杜尔根诺尔,十一

  • 锡林河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源于克什克腾旗西海尔奇克山之俄伦泊。西流约百余里,折西北流,经阿巴嘎旗之南,入阿巴哈纳尔旗,向北为暗流。全长190公里,河宽5—10米,河两岸的丘陵谷地,清以来为锡林郭

  • 恰库卫

    见“乞忽卫”(123页)。

  • 包乌公路

    内蒙古地区的一条重要公路干线。由包头至乌拉河。1925年1月,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为运输的需要,命石友三旅修筑,以原大车道为基础进行加工,铲高、垫平、展宽,遇流沙路段,则垫树枝、条席,以维持能通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