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章奴

耶律章奴

?—1115

辽末将领。又作张家奴。字特末衍。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耶律查剌子。明敏善谈论。道宗朝入仕,大安(1085—1094)中,补牌印郎君。天祚帝乾统元年(1101),累迁右中丞、兼领牌印宿直事。六年(1106),以懈职降知内客省事。天庆四年(1114),为东北路统军副使。五年,改同知咸州路兵马事,迁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八月,任御宫副都统,时东北女真勃兴,迅占辽地,从帝征,见天祚帝屡败,欲立魏国王耶律淳(天祚帝叔),淳不从,起兵,攻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不下,转至祖州(今巴林左旗西南),在其地祭告太祖庙,述起兵复大辽王业之意,兵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复祀诸庙。饶州(今内蒙古林西县樱桃沟村)渤海人及中京(今内蒙古宁城)义军多来投附,拥众数万。后为顺国女真阿鹘产所败,部众溃散,改装欲逃女真,为巡者辨出,执送天祚帝,处腰斩,尸示众。

猜你喜欢

  • 邹牟

    即“朱蒙”(792页)。

  • 定安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约创建于渤海亡后至东丹国南迁辽阳期间(926—928)。所在因史失载,今无定论,今一般认为其后期地域大体在今鸭绿江上游至松花江上游一带。史称其民“本马韩之种”,或说“渤海遗黎

  • 定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三位赞普。姓勃窣野。※木赤赞普与萨丁丁王妃之子。藏史称以其祖父※聂赤赞普为首的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索赤赞普嗣。

  • ?达犴

    即“驼鹿”。其名来源于其颈下鬃似“马缨”,蒙古语称马缨曰“��达犴”。详见“驼鹿”(1554页)。

  • 项崇周

    1856—?清光绪年间苗族抗法斗争首领。又作项从周。苗名年四,亦名项四。云南麻栗坡猛洞野猪寨人。苗族。少年习武,力举百斤。秉性刚正。因猛洞常遭法国侵略者凌辱和武装骚扰,并强迫猛洞各族人民缴纳赋税和服劳

  • 率宾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因置于率宾水(今绥芬河)和率宾部故地故名。领华、益、建3州。治华州,故址在前苏联沿海州乌苏里斯克(汉文献作双城子);或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旧有说“率宾”为“卒本”

  • 奥米那楞

    萨满的岁时集会。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地区,因分散居住,各地举行时间、仪式等不全一致。阿荣旗境内,每年农历四月间举行,故又名“四月会”。全“毛哄”(大家族)的人都参加,请主

  • 噶勒亶多尔济

    见“噶勒丹多尔济”(2504页)。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蒙古歹

    见“耶律善哥”(1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