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舍卧克

舍卧克

萨满教神灵之一,萨满的主要护神。亦作舍卧刻。鄂温克语音译,意为氏族神或祖先神。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和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信奉。初只氏族萨满供奉,后每家都供。偶像和传说来源等两地不一: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以其为玛鲁(祖神)之主神,用“哈卡尔”树木制成偶像,1男1女,有手脚耳眼,并穿鹿皮或犴皮做的衣服;传说很早以前有一鄂温克人,发现列拿河附近山中有一叫“拉玛”的大湖,8条河注入,在日出方向有一河口,水极深,水中有一条从天上下来头长两角、身长15丈的蛇,它不懂人语,但能与萨满通话,来源出此;它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但若发怒,人就会生病,故供祭它;祭时,一般将鹿或犴的油脂放火里烧,因它喜闻油香味。陈巴尔虎旗境内的鄂温克人各氏族则各有不同偶像,有的用松木制成1寸长人形,男性神以熊皮作胡须,包以狍皮;女性神以薄铁片剪成,缝在绿色布条上。西拉那妹他氏族的偶像有21个人形,分别以松木、薄铁片和铜片制成,缝在蓝布上;该氏族相传,在一次举行“奥米那楞”会时,来了很多杀害萨满的人,3个萨满和9男9女立即腾空上天,他们上天后叫氏族要供21个人像。陈巴尔虎地区各氏族除供本氏族的舍卧克外,有的还供多为妇女从娘家带来的其他氏族的神;兄弟分家时,原神像传给与父母同居的幼子,分居者按原样另制。

猜你喜欢

  • 端斗拉

    东乡语音译,意为“漫花儿”。东乡族民歌演唱形式。流行于甘肃省东乡族地区。明末清初开始流行。属河湟花儿范畴,多为苦歌与情歌。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段的第一、三句为9个字或10个字,二、

  • 棍噶札勒参

    ?—1896清代新疆蒙古族喇嘛僧。一译固帑干札拉参、棍噶札拉参。又名嘉穆巴图多普,法号察罕格根,意谓白活佛。甘肃洮州(今临潭县)人。早年在拉卜楞寺学经。清同治元年(1862),至新疆库尔喀喇乌苏布教。

  •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

  • 班城

    见“缚喝”(2416页)。

  • 南平郡

    古郡名。①西晋太康元年(280)置,治所在江安县(今湖北公安县西北)。南朝齐移治孱陵县(今公安县西)。陈废。 ②唐天宝(742—755)初。改渝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川重庆市)。乾元(758—760)

  • 四合五天井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布局由“四坊”房屋组成。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处是,坊与坊之间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加上中间大天井形成大小五个院落,故称“四合五天井”。各坊房屋一般都为三间两层,漏角天井中都有耳房,其底层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书名。明代撰,不著撰人。内容记述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遭受倭寇之乱,以及各族人民抗倭经过。编年体,逐日详细记载抗倭过程。其中所述湖广土司率永顺、保靖、酉阳、容美土兵以及

  • 太延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35——440年,凡6年。

  • 锡古苏特

    ?—约1452明代东蒙古科尔沁(好儿趁)部领主。一译失古失台。孛儿只斤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因力大勇猛,获“巴图鲁”(勇士)称号。据《蒙古源流》等载,约景泰二年(1451),岱总汗脱脱不

  • 夫台

    东汉时夫余国王。汉桓帝与灵帝时(147—189),对汉朝时叛时服。永康元年(167),率兵两万余寇玄菟郡,为太守公孙域所破。熹平三年(174)派下属朝贡汉王朝。